锤子手机怎么样,锤子手机的口碑怎样

虽然说肯定会有各种不明就理的人一直在无辜诋毁锤子手机 。说什么“质量很差 。经常维修 。老罗都走了你说呢?”这种问题 。但凡碰见这样声音的 。大多也都是没有真正用过锤子手机的 。每当我们聊起锤子手机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聊些什么?我觉得还是应该拆分成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锤子手机本身的质量问题;第二个是罗永浩个人形象 。
老罗:从傲慢到偏见
坦率的讲 。老罗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顶级流量 。其实赚钱能力要比现在很多小鲜肉更可怕 。且不说老罗自己在一次采访中爆出有手机厂商计算过单单每场发布会就顶得上3个亿的推广预算 。主要是老罗在早期从新东方英语培训机构教书时流出来的“老罗语录”;到后来做牛博网 。积累了一堆文艺青年的粉丝;到最后做老罗英语培训 。然后办全国巡回演讲和高校演讲积累起了当时的大学生群体粉丝 。
从粉丝群体来看 。从最初的英语培训受众的群体 。到后来学生群体 。再到所谓文艺青年 。社会高知等等 。其实老罗在做锤子手机之前积累起来的人气和粉丝 。相对于流量明星的粉丝 。都偏于理性层面 。毕竟过去老罗并没有任何卖货的行为 。即便是演讲和出书的收入也全部捐献给了第三方机构 。之所以支持老罗 。就是因为有流量但是并没有通过流量来大面积敛财 。这是早期老罗傲慢的形象 。

锤子手机怎么样,锤子手机的口碑怎样

文章插图
这个形象开始转变 。其实并不是锤子手机发布之初 。而是从锤子M1系列开始之后 。在锤子科技早期 。尤其是T1、T2、坚果U1阶段 。老罗的口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Smartisan T1在发布之后 。虽然售价在3000元左右 。但是预约人数在两个月内达到了20万人 。最后是因为持续的产能问题无法交货 。导致大面积取消订单 。最后总销量也只有25万台左右 。人们支持老罗 。只要他能够作出好产品 。坚果U1这款产品发布的时后 。我还在念大二 。但是身边已经出现了几个用坚果U1手机的同学 。毕竟在设计上确实称得上当时最好看的千元机 。
老罗支持者真正开始分化为两种群体 。是在锤子M1发布会之后 。老罗在当时发布了一个跟过去产品理念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的手机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充满着妥协” 。在那之后 。包括我所在的上海锤子科技粉丝群 。都逐渐分化成了三个群体:一部分是无脑支持老罗的;一部分是看产品说话的;还有一部分直接粉转黑了 。
可以说从那时候开始 。到后面做净化器 。TNT 。鲨皮科技 。一直到现在做直播 。老罗的形象逐渐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偏见 。也就是:过去你怎么怎么讲的 。现在你又是怎么怎么做的 。这种看法反扑到锤子手机本身 。就带来了在口碑上很明显的偏执看法:一个不断打脸的人 。做的手机能好到什么地方呢?
锤子手机 。从小众到从众
只要锤子手机存在一天 。那么就肯定要与老罗挂钩一天 。这是锤子手机团队的宿命论 。即便现在归属于字节跳动团队 。老罗已经压根不参与任何事物 。但是我们抛开老罗本身不讲 。其实锤子手机产品本身也彻底从“小众”沦为了“小众” 。
锤子手机怎么样,锤子手机的口碑怎样

文章插图
第一个“小众” 。指的是锤子手机早期透露出来的品牌形象:侧重于独树一帜的工业设计 和 出色的软件交互体验 。不注重配置 。够用就好 。这一点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 。也能够击中不少用户的需求 。毕竟在iphone 6s的大屏幕时代 。还是有人喜欢iPhone se的小屏幕机身 。另外再加上锤子手机第一代Smartisan T1 。在2013年发布的时候就击败了iPhone 6s 。获得了iF工业设计金奖(目前只有两款国产手机获得金奖 。一款是Smartisan T1 。另一款是魅族 Zero) 。再加上Smartisan OS坚持拟物风格的设计 。本身也可以获得不喜欢扁平化风格的用户青睐 。因此如果说锤子手机可以坚持自己的设计风格一直走下去 。那么成为另一款有自己的风格 。相对小众的品牌在手机市场中活下来完全不是问题 。比如说目前的魅族就是这样的境遇 。
第二个“小众” 。就是目前锤子手机真正的品牌形象 。实际上从Smartisan T2之后的锤子手机 。除了后面昙花一现的坚果 Pro之外 。其它机型并没有任何的特色可以说 。Smartisan T2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矛盾的产品 。当时为了解决“100%全金属边框”的设计 。不得不导致上市时间晚了半年 。使得配置全面落后于其它竞品 。于是乎在“偏执的设计导致制造上的困难”和“大众设计可以平稳出货”的两个选择中 。锤子手机选择了后者 。于是乎从M1开始 。你就很难再看见锤子手机有任何独树一帜的设计 。即便是坚果 Pro 。也是用过去原本Smartisan T3的设计稿改过来的 。到了现在被字节跳动收购后 。Smartisan OS这套拟物化的UI 。也被添加进了大量扁平化的设计 。毛玻璃效果等等 。于是乎锤子手机真的从一个受众“小众”的品牌 。变成了一个存在感“小众”的品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