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午门斩首的午门在哪里 午门斩首是什么意思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 , 可能会经常听到一句话:“拉出去午门斩了 。”这里说的午门 , 实际上就是紫禁城的正门 。如果说要在皇帝自家门口执行死刑未免也有些太不吉利了 , 所以这句话在历史当中根本就不成立 。那午门的来历究竟又是如何呢?午门的名字是根据他的方向来命名的 , 实际上午门象征着权利 , 古代皇宫的正门一定要布置的非常气派 , 给人一种威严感 。而斩首的地方一般会放在市集、例如菜市场门口 , 反正就是挑人多的地方 , 也是为了起到一种震慑的效果 。

古代午门斩首的午门在哪里 午门斩首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 , 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 , 午门居中向阳 , 位当子午 , 故名曰“午门” 。
【古代午门斩首的午门在哪里 午门斩首是什么意思】 午门是 , 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 。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 , 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 , 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 , 后改称皇极门 , 清代改今名) 。各门之内 , 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 。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 , 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

古代午门斩首的午门在哪里 午门斩首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午门是皇帝颁发诏书的地方 , 明清两朝每年都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塑大典 , 遇有重大战争 , 大军凯旋归来 , 都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这么如此重要的地方是不可能成为斩首犯人的刑场的 。
将大臣五花大绑推出午门责罚的事在明朝有过 , 不过那是廷杖 , 就是拿大棍子打屁股的意思 。在午门可以把人打死 , 为什么不能斩首呢?因为午门是干净的地方 , 不能沾染血迹 , 那样会给皇家带来晦气 。廷杖打死人不流血 , 不会污染午门 。

古代午门斩首的午门在哪里 午门斩首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大清朝基本上斩首等死刑都是在菜市口 , 今天的菜市口在虎坊桥那里 , 宣武门前面 , 正好是出了紫禁城外围 , 又是民众聚集的地方 。杀头的目的在于震慑 , 自然是要让百姓都知道 , 砍头之前有的还要游街 , 尽可能的让民众知晓此人罪大恶极 , 然后斩首之后让人民害怕 , 以稳固当权者的权利 。

古代午门斩首的午门在哪里 午门斩首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影视剧存在一定的演义性质 , 就像压入天牢一样 , 其实天牢地牢根本没有这个说法 , 天牢说的其实是风水环境 , 但是影视剧为了体现皇家权威 , 把京城所属大牢成为天牢 , 民间打牢成为地牢 。推出无门斩首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