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掌握整个局面的赵高,为何还会死在子婴的手上?( 二 )


群臣的反应比较有意思 。有些见机不妙的就低下头沉默不语 。有的直接站在了赵高一边 。赵高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也有一些正直的臣子说是鹿 。不过这些人后来都不知所踪了 。
看到臣子们反应不一 。胡亥不敢和赵高硬碰硬 。只能眼不见为净 。躲起来狩猎 。并在赵高的劝说下搬进了望夷宫居住 。躲起来逍遥快活的秦二世哪知道外面早已战火连天 。秦朝危矣 。而赵高也已经和项羽取得了联系 。

已经掌握整个局面的赵高,为何还会死在子婴的手上?

文章插图
赵高怕这件事被秦二世知道 。遂称病不朝 。即便如此 。秦二世还是知道了王朝的处境 。他忍不住派使者去责备赵高 。惹得赵高决定除掉这个皇帝 。
为了先发制人 。赵高和弟弟赵成以及女婿阎乐谋划除掉秦二世 。他们先是在宫中散布有盗贼的谣言 。又让阎乐分一部分当盗贼 。其余的人则作为守卫杀死了宫门的守卫 。冲进了望夷宫 。将秦二世包围 。阎乐逼着秦二世自杀 。
到了这个地步了 。秦二世还想见一见赵高 。但遭到了拒绝 。他退而求其次 。想成为郡王甚至百姓 。只要能活着 。可惜阎乐不给他这个机会 。硬是逼着他自杀 。
已经掌握整个局面的赵高,为何还会死在子婴的手上?

文章插图
秦二世死后 。赵高拿到了传国玉玺 。想过一过皇帝瘾 。只不过群臣不肯服从 。他知道自己称帝的时机还不到 。遂决定让子婴来做皇帝 。但为了将来自己能顺利夺权 。他以六国复立为借口 。让子婴做秦王 。而不是皇帝 。这也就为以后方便赵高称王打下了基础 。
子婴不傻 。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 。结局会和秦二世一样 。他也算是有志向的人 。不愿意成为赵高的傀儡 。他希望能振兴秦朝 。所以他决定除掉赵高这个祸害 。
子婴和两个儿子以及心腹宦官韩谈谋划除掉赵高 。为了抢得先机 。不被赵高控制住 。子婴一开始就称病不出 。赵高才不管这个 。他让子婴斋戒五日然后参加继位大典 。
已经掌握整个局面的赵高,为何还会死在子婴的手上?

文章插图
子婴知道他的机会就在继位之前 。这正是赵高戒备最弱的时候 。因此在斋戒五日之后 。他依旧称病不去参加 。这样下面子的事情 。赵高怎么容忍 。况且定下来的继位大典必须如期举行 。所以赵高在派人去请了几次还是不来之后 。他自己亲自去请 。
赵高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 。他会一去不回 。他刚迈进子婴的寝殿 。就被埋伏起来的韩谈刺死了 。赵高不是没有想过子婴会反抗 。他以为子婴反抗至少会是在继位之后 。等手中稍微有点力量的时候才能和他夺权 。
他哪里想到 。子婴会选择继位之前就要除掉他 。一时的大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呼风唤雨了三年之久的赵高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秦朝的命运已经不可逆 。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之后 。就被迫向刘邦投降 。秦亡 。
其他观点:
我对此问题的观点如下 。
1.赵高临死之前的所作所为 。已经达到恶贯满盈、人神共愤、天地不容的地步 。当时的赵高由于玩弄权术所带来的无数无辜人员死亡 。而且 。杀人如麻 。不要理由、不分老少 。指鹿为马 。为所欲为 。想致死赵高的何止子婴一家 。被其的迫害致死的生灵 。他们的亲朋好友可以用人人得而诛之来形容 。即使赵高不死于子婴的手上 。相信也会死于非命 。
2.子婴为杀死赵高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如父子商议 。选取勇士 。不听催促 。拒不出门 。安排严密 。环环相扣等等 。其目的就是等待赵高上门送死 。务必一击致命 。只杀赵高一个人 。其他人员不问责 。
3.赵高的得意忘形及粗心大意 。当时的赵高 。已经掌握了整个局面 。秦帝国在赵高的把持下 。人心惶惶 。在杀死丞相李斯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求情 。原因之一就是怕得罪赵高 。以致于赵高得意忘形 。在去子婴家去时 。没有做好贴身保卫工作 。由于粗心大意的认为 。他只要去请子婴 。子婴根本就不会反抗 。更加不会敬酒不吃吃罚酒 。这样 。又树立了一个 傀儡皇帝 。自己可以仍然为所欲为 。
已经掌握整个局面的赵高,为何还会死在子婴的手上?

文章插图
以上是本人根据历史小说或者传说写出的回答 。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欢迎指正 。
【已经掌握整个局面的赵高,为何还会死在子婴的手上?】仅供参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