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后,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才能写出一篇比较丰满的读后感?( 二 )

【读完一本书后,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才能写出一篇比较丰满的读后感?】再次 。再次重读折上两个角的书页 。如果觉得有些内容的确很好 。就在这些内容上进行标记 。可以用直线、波浪线、画圈等方法进行标记 。
最后 。重读标记过的内容 。把那些难以舍弃 。对自己有所触动和引发自己思考的内容进行记录 。
奥野宣之建议使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即将摘抄原书内容与记录自己感想相结合的笔记法 。记录时 。写上记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对自己重要的内容以及对这些内容的感想 。
通过这种读书法 。不仅能够使我们记住书的内容 。还能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 。有时候 。思考 。就像沸水中的气泡 。很快就会消失 。所以要及时把它们记下来 。
3. 如何应用笔记
我们读书 。不只是为了获取资讯 。更是为了提升自己 。将书的精华变成自己的财富 。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 。人类的记忆力是很有限的 。读书时记录的笔记 。可以帮助我们回顾总结书中的精华 。
所以 。记录笔记后要重读笔记 。可以按固定的时间 。固定的频率 。选择安静的场所重读笔记 。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个“场所” 。那么读书笔记就是在这个场所拍摄的照片 。不同的时间在同一个地点拍摄 。拍出来的照片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在回顾笔记内容时 。我们可以重读笔记 。也可以重写笔记 。
经过一段时间 。自己的思考和思想会更加深刻 。生活经验也会更加丰富 。对于之间记录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通过记录和对比这些感悟 。可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同时 。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 。知道不是懂得 。做到才是学到 。只有将知道的东西实际应用才是真正的学会了 。
以上介绍的是将笔记法用在选书、读书和用书方面 。其实笔记法还可以用在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感想和灵感 。《创意的生成》的作者詹姆斯·韦伯·扬认为 。所谓创意 。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重要的是 。要把元素收集和记录下来 。这样在用的时候才能方便取用 。加上不断的学习和思考 。找到元素之间的关联 。就能产生新的创意 。

读完一本书后,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才能写出一篇比较丰满的读后感?

文章插图
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笔记的好处不言而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作者奥野宣之也建议我们坚持记笔记 。但是坚持记笔记不是为了走形式 。而是为了理解书的内容 。消化书的内容 。同时记录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好的读书效果 。同时能锻炼我们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记录的笔记和感想还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不要自欺欺人 。我们不是为了别人记笔记 。是为了自己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不仅为我们介绍了笔记在各个读书环节中的用法 。奥野宣之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检索笔记的方法以及适合记笔记的实用文具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的方法 。而读书方法的改变 。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 。希望读者朋友们都能掌握这套简单实用的笔记读书法 。一起见证读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神奇转变 。
其他观点:
其实 。读书这种行为 。从始至终都不是局限于书中 。而是阅读者的人生阅历与书中内容的相互作用 。
从这一点来讲 。我们读一本书 。并愿意写一些从中获得的感悟与心得 。其实是在寻找书中内容与我们的人生经验或经历相印证的部分 。
看完一本书 。提笔却不知写些什么 。不如就从自己开始写起吧 。
读完一本书后,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才能写出一篇比较丰满的读后感?

文章插图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友谊、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欲望与努力 。都有无数可以写作的内容 。
一本书之所以会令我们心生感悟 。并愿意把它写出来 。就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过往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 。
所以 。要写读书心得 。就不要从书中找答案 。而是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找答案 。
当然 。这很难 。
最难就是认识自己、反观自己 。能做到这一步的 。都是有智慧的人 。但这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 。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 。却感觉无从下笔 。那么就仔细想一想 。我们为何对书中的某些内容有感触?它究竟是触及到了我们内心什么部位?引起了我们的什么回忆?
就从这个回忆写起吧 。
如同写日记或者回忆录一般 。写我们自己 。总是最得心应手、独一无二的 。而你读过的那本书 。以及书中的内容 。就成为了你这篇日记或回忆录的注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