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 。也经常会把程序员分成两类:一种是我等这种写业务代码的程序员 。另外一种是研究高深算法、造“轮子”的“科学家”...
【大家怎么理解“业务代码”?为什么有人觉得写业务代码很low?】将他们称之为科学家是有些夸张 。第一次冒出这样的想法是参加一个技术大会 。当别的嘉宾都在分享开发、设计、架构、管理方面的经验时 。一名在腾讯工作的算法工程师(应该已经是一个小领导了) 。他上台分享了一些诸如:滑动平均自回归模型、神经网络基因表达式编程、SVM回归机集成学习...坐在台下的我第一次冒出这样的念头:“这**是科学家研究的东西吧 。”
文章插图
当然 。倒也不能说写业务代码就很 low 。写业务代码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
写业务相关的代码 。必须了解业务流程 。还需要了解业务人员心里是怎么想的 。也就是业务出发点是什么样子的 。
比如我最近遇到一个需求 。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销售人员在卖一款产品 。这款产品非常火 。有些优秀的销售人员一周可能能卖出去几百上千单;结果我们接到一个需求 。要限制每个代理人的销售数量 。比如每人只能卖 10 个(之前已经卖掉的不算);这就让我们非常奇怪 。本来卖的好好的 。为什么要做这个限制呢?这个需求看起来就非常的不合理 。
后来业务人员和我们解释了一下原因:因为这款产品公司不挣钱 。销售人员为了推这个产品 。花在别的产品上的时间就少了 。所以出这个功能 。就是让销售人员“收收心” 。把精力放在其他产品上 。
这么一解释 。我们就立刻明白了;所以如果你不明白业务的时候 。看着需求敲代码也是非常容易出错的 。
文章插图
有些人会认为业务逻辑就是一堆 if-else 。但是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 。这些 if-else 也是非常难做到的 。
业务逻辑是人设计的 。业务逻辑难不可怕 。可怕的是它不严谨和变化快;业务逻辑和那些确定性的东西不一样 。比如我们写好的代码 if-else 两个分支 。那么再怎么也不会跳出这个范围 。业务逻辑就不一样了 。它是非常灵活的、不确定的 。业务机会来的快消失的也快 。我们很难开发出来一套全面的、完善的、灵活的的系统 。去应对将来可能会发生的需求 。
所以在开发过程中 。如果可以将业务流程拆分成多个组件模型 。组件和组件配合完成一个完成的业务流程;当业务发生变化或有新业务的时候 。只需要重新编排这些组件 。或对某一个组件做少量更改 。就可以满足业务变化;如果能做到这个程度 。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
在这个过程中 。你需要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避免过度抽象 。从业务流程和动机出发 。已满足业务需要为主;既然做不了“科学家” 。我们就努力把业务代码写好把 。
文章插图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 。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首先 。我认为写业务代码不“low” 。但是大部分不假思索拷贝粘贴的业务代码比较“low” 。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五年工作经验就是把第一年的工作重复了五遍 。
技术人员成长一般有两条线 。一条是成为技术专家 。一条是成为领域专家 。所谓的转管理我理解也就是领域专家 。毕竟不懂得领域知识是无法做好管理的 。比如说你是互联网金融某个业务部门的leader 。那么你肯定要懂金融 。领域知识就是在不断的写业务代码和思考中积累起来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定义业务 。比如说“实现一个修改订单功能” 。这是一个业务需求 。看起来很low 。但是如果业务需求改成“实现一个修改订单功能 。要求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并发10k 。响应时间不高于10ms” 。那这个需求就有挑战 。说这个问题想说明白一件事情 。如果做业务不要停留的在业务表面 。仅仅满足于实现功能 。要主动思考 。
最后总结一下 。没有最好的技术 。只有最适合业务的技术 。技术是内功 。业务是招式 。内功不足 。后续成长乏力 。没有招式 。内功也不能发挥威力 。这是也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做大了之后要技术转型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调味品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十大调味品上市公司
- 我老婆离开我了,还能追回来吗?
- 旅行拍摄,拍的素材如何能及时处理出来做成视频呢?
- 过去了的感情还能回来吗?
- 十大甜宠剧供你看 甜宠电视剧推荐巨甜
- 拍vlog怎么剪辑?
- 养了两年的猫咪,已经十天没回家了,还会回来吗?
- 安康美食餐厅排名 安康环境比较好的餐厅
- 自媒体人都用什么视频编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