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和江雪哪一个让人感觉孤独感更强?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 。富有感染力 。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

登幽州台歌和江雪哪一个让人感觉孤独感更强?

文章插图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 。选择千山万径 。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 。描绘大雪纷飞 。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 。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全诗构思独特 。语言简洁凝练 。意蕴丰富 。
《登幽州台歌》的孤独感是在历史空间之中 。《江雪》的孤独感是在现实空间感中 。我觉得《登幽州台歌》的空间感更强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这句说的 。过去和将来都看不到知己 。看不到希望 。非常的渺茫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千”和“万”这里都是虚指 。表示多的意思 。属夸张之意 。这句说的是“千山”、“万径”的“绝”和“灭” 。那言外之意是“千山”和“万径”之外可能存在“不绝”和“不灭” 。
登幽州台歌和江雪哪一个让人感觉孤独感更强?

文章插图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和“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两句都有“独”字 。说明两者都是一个人 。很孤独 。而陈子昂在天地之间独孤 。我们试想将我们的视野一步步拉远 。空间感很足 。想象一下在天地苍茫大地之中一个孤独的身影是多么渺小 。而柳宗元则是在孤舟上孤独 。可能将视线拉到千里万里之外是有东西或人的存在 。
综述所上 。我理解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孤独感更强 。但在凄凉、苦闷、失落、无助彷徨的当面 。《江雪》表现的更好 。诗中的“尽”、“灭”、“独”、“寒”等字在表现的苦闷、悲凉的情绪是非常到位的 。
登幽州台歌和江雪哪一个让人感觉孤独感更强?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柳宗元的《江雪》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很大相似性 。都是由于怀才不遇促就而成 。同时 。两首诗歌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孤独和超越的意境 。
一、两首是怀才不遇而促就的千古流传的佳作 。其写作背景相似 。
陈子昂是一位具有政治才能的文人 。对武后朝廷提出不少批评和建议 。却不被采纳 。反而受到祸连 。公元696年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契丹李尽忠、孙万荣曾攻陷营州 。陈子昂任军谋随武攸宜率军征讨 。武攸宜对军事无知 。陈子昂多次进谏 。遭到武攸宜的拒绝 。结果被降职为军曹 。诗人连遭挫折 。眼看报国宏愿将化为泡影 。不禁满腔愤慨 。于是登上幽州台 。想起燕昭王曾在此宴请天下贤人 。触景生情 。流涕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
登幽州台歌和江雪哪一个让人感觉孤独感更强?

文章插图
柳宗元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没落的历史时期 。柳宗元作为主干人员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 。实行“内抑宦官 。外制藩镇”的一系列革新变法措施 。这次革新活动由于阶级基础薄弱 。以失败而告终 。永贞革新失败后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活 。在柳被贬永州不久后 。母亲卢氏的病逝更加剧了他的精神压力 。永州属于湘南地界 。本无十分寒冷的气候 。但在柳宗元被贬前后 。旱涝及冰冻灾害严重 。外围政治的艰辛 。精神方面的压力 。都成为柳宗元构思《江雪》的关键因素 。
二、诗歌赏析——探寻诗歌反映的孤独者的形象
陈子昂笔下 。展现了一个人在无穷天地中感慨“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唯有与天地对话、默默而流泪的情景 。这首诗仅仅四句 。诗人登台后失意咏叹 。以悲凉的调子反映了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的激愤 。抒发了诗人孤独寂聊的情怀 。诗中前两句在感叹燕昭王这样的贤明君主已不复存在 。自己身不逢时 。过去没有遇到贤明君主 。未来也相见不及 。仿佛站在孤独的舞台上无从施展自己一身的才能 。高声呼喊无人应和 。
登幽州台歌和江雪哪一个让人感觉孤独感更强?

文章插图
第三、四句“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一种天地之大却无人赏识自己的无奈 。今生壮志难酬 。怎能不怆然涕下?纵观整首诗 。犹如一位孤独的伟人矗立在孤独的历史舞台中 。向苍茫的天地呐喊 。古以来怀才不遇就是历代文人写作常用的主题 。两千多年前屈原就感慨激愤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陈子昂所抒发的孤独感代表所有深受压抑的志士 。是所有胸怀大志的人的孤独和悲凉 。这不是个人的孤独 。而是整个命运和人生带来的孤独 。诗人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觉得自己远大的志向无法实现 。知音难寻 。没有志同道合的人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苍茫意境 。更使这种孤独感倍增 。更加猛烈而不可阻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