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茯苓怎么喝?( 二 )


⑦《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 。无汗则发 。能消虚痰 。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的功效 。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 。和中益气 。温中 。去脾胃中湿 。除胃热 。强脾胃 。进饮食 。止渴 。安胎 。”
临床应用
⒈归脾汤(《济生方》)治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怔忪健忘 。惊悸盗汗 。发热体倦 。食少不眠 。或妇人脾虚气弱 。崩中漏下 。白术 。茯神(去木) 。黄芪(去芦) 。龙眼肉 。酸枣仁(炒去壳)各30g 。人参 。木香(不见火)各15g 。甘草(炙)7.5g 。当归 。远志各3g.上咀 。每用12g 。水1.5盏 。生姜5片 。枣1枚 。煎至七分 。去渣 。温服 。不拘时候 。方中白术助人参益气补脾 。为臣药 。
⒉白术散(《外台秘要》)治呕吐酸水 。结气筑心 。白术、茯苓、厚朴各2.4g 。桔皮、人参各1.8g 。荜茇1.2g 。槟榔仁、大黄格3g 。吴茱萸1.2g.水煎 。分两次服 。方中白术配茯苓、人参治脾胃虚弱 。
⒊白术调中汤(《宣明论》)治中寒痞闷急痛 。寒湿相搏 。吐泻腹痛 。白术、茯苓、陈皮、泽泻各15g 。干姜、官桂、藿香各0.3g 。甘草30g 。缩砂仁0.3g.上为末 。白汤化蜜少许调下 。方中白术配茯苓、泽泻治脾虚湿滞 。
实用选方
①治虚弱枯瘦 。食而不化:於术(酒浸 。九蒸九晒)500克 。菟丝子(酒煮吐丝 。晒干)500克 。共为末 。蜜丸 。梧子大 。每服二、三钱 。(《纲目拾遗》)
②治脾虚胀满:白术100克 。橘皮200克 。为末 。洒糊丸 。梧子大 。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 。(《全生指迷方》宽中丸)医学考试网搜索整理
③治痞 。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50克 。白术100克 。上为极细末 。荷叶裹烧饭为丸 。如绿豆一倍大 。每服五十丸 。白汤下 。不拘时候 。量所伤多少 。加减服之 。(《兰室秘藏》积术丸)
④服食滋补 。止久泄痢:上好白术500克 。切片 。入瓦锅内 。水淹过二寸 。文武火煎至一半 。倾汁入器内 。以渣再煎 。如此三次 。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 。入器中一夜 。倾去上面清水 。收之 。每服二、三匙 。蜜汤调下 。(《千金良方》白术膏)
⑤治脾虚泄泻:白术50克 。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 。加肉豆蔻 。泄者炒) 。上为末 。粥丸 。(《丹溪心法》白术丸)
⑥治小儿久患泄泻 。脾虚不进饮食 。或食讫仍前泻下 。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 。切 。焙干) 。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 。丁香半钱(炒) 。上为细末 。生姜自然汁糊丸 。黍米大 。每半岁儿三丸 。三五岁儿五、七丸 。淡生姜汤下 。早晚各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温白丸)
⑦治湿泻暑泻:白术、车前子等分 。炒为末 。白汤下10~15克 。(《简便单方》)
⑧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 。积年久不瘥: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 。细研锉 。炒焦为末) 。干地黄半斤(净洗 。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 。上相和 。如硬 。滴酒少许 。众手丸梧桐子大 。焙干 。每服十五丸 。空心粥饮下 。加至二十丸 。(《普济方》香术丸)
⑨治心下坚 。大如盘 。边如旋盘 。水饮所作:枳实七枚 。白术100克 。上二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腹中耍即当散也 。(《金匮要赂)枳术汤)
⑩治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搏 。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 。脉浮虚而涩 。大便坚 。小便自利者:白术100克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50克(炙) 。生姜75克(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去滓 。分温三服 。一服觉身痹半日许 。再服 。三服都尽 。其人如冒状 。勿怪 。即是术、附并走皮中 。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⑾治中湿 。口噤 。不知人:白术半两 。酒三盏 。煎一盏 。顿服;不能饮酒 。以水代之 。日三 。夜一 。(《三因方》白术酒)
⑿治忽头眩晕 。经久不差 。四体渐羸 。食无味 。好食黄土:白术三斤 。曲三斤 。上二味搀筛酒和 。并手捻丸如梧子 。暴干 。饮服二十枚 。日三 。忌桃、李、雀肉等 。(《外台》)
⒀治风虚 。头重眩 。苦极 。不知食味 。暖肌 。补中 。益精气:白术100克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50克(炙) 。上三味 。锉 。每15克 。姜五片 。枣一枚 。水盏半 。煎七分 。去滓 。温服 。(《近效方》术附汤)
⒁治自汗不止:白术末 。饮服方寸匕 。日二服 。(《千金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