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隐秘的沙丘之谋是否真的有发生?李斯作为能臣为什么参与?( 二 )


2 。知进不知退 。上山容易下山难 。
在集权政治体制下的权力游戏 。是没有退出机制的 。翻遍史书 。能从权力巅峰全身而退的 。不过孙武、范蠡、张良等寥寥几人 。知进不知退 。这是普遍现象 。要想急流勇退 。要过两关:
一是人性关 。要降服贪念 。懂得放弃 。二是智力关 。能化解危机 。调和各种矛盾 。平安着陆 。能过此两关 。非圣即贤 。李斯过不了这两关 。因为他退不了 。所以只能一路走到黑 。
3 。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的儒法路线分歧 。
公子扶苏和李斯尿不到一个壶里 。李斯是典型的法家派人物 。崇尚严刑峻法 。推行焚书坑儒 。而公子扶苏更倾向于儒术 。也正是因为劝谏焚书之策被秦始皇逐到边疆 。如果扶苏继位 。必然会改变路线 。对李斯而言 。不但丞相权位丢失 。更是对自己苦心经营大秦二十多年一切的全盘否定 。这是李斯不能承受的 。而与扶苏的路线分歧 。更加剧了李斯的风险 。
4 。矫诏立胡亥 。以拥立之功保权位性命 。
拥立胡亥 。一方面以拥立之功化解此前所说的政治风险 。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法家路线政策的连贯性 。对于李斯而言 。在遵命立扶苏、急流勇退、矫诏立胡亥的三个选择中 。最具有诱惑力的就是第三个 。因此基于理性的算计 。李斯参与沙丘阴谋是合乎情理的 。
二 。李斯决策的风险及后患
1 。从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未来发展考虑 。公子扶苏更适合继承皇位 。秦始皇太过残暴刚硬 。刚则易折 。法家开的药方子副作用已经显现了 。需要继承者以仁义来化解 。但是李斯为保个人利益最大化 。放弃了大秦帝国利益最大化 。最终和大秦这艘船一起沉了 。
2 。太过高估拥立之功的效果 。太过低估身在高位的风险 。
权力具有排他性 。无论是对于胡亥还是扶苏 。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李斯都是对皇权的威胁 。李斯最后被赵高陷害被胡亥处死 。是必然 。还是重复新君上位除权臣的老戏 。
3 。忽视了赵高的破坏力 。
沙丘之谋的策划者是赵高 。此人胆大、心细、果断、残忍、脸皮厚、无底线 。是玩阴谋搞政治的高手 。李斯应该提防此人 。需知同贵相害之理 。更何况赵高离权力核心更近 。有垄断君王信息供给的能力 。与这样的人一起玩火 。是要时刻警惕的 。李斯轻视了赵高 。最终也是葬送于赵高之手 。
三、李斯的可悲结局
秦二世二年 。李斯被诬陷为谋反 。刑前 。李斯对他儿子说:“我多想和你回到老家 。去上蔡东门的荒野牵着黄狗逮兔子 。可惜此生再无机会了 。”言毕受刑 。史载:论腰斩咸阳市 。夷三族 。在权力的巅峰游戏中纵横几十年的老手最终留下这样的“黄犬之叹” 。他是否后悔参与这样的游戏之中?如果人生再来一次 。他会怎么选择?
幸福在哪里?就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 。人生在世 。何求太多?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而已 。咸阳市中叹黄犬 。何如月下倾金罍 。做一个平凡之人 。走自己的平凡之路 。挺好 。
其他观点:
沙丘之谋 。极其隐秘的宫廷密谋 。在《史记》中被司马迁描绘得绘声绘色 。这么隐秘的事外人怎么会知道?以至于很多人怀疑是否真的有所谓的“沙丘之谋” 。
但 。若要天不知 。除非己莫为 。70年代 。秦始皇陵发现17座陪葬墓 。考古工作者对于其中的8座进行了发掘 。发现一个秦朝宫廷发生过的惨绝人寰的宫廷悲剧 。这些墓都是一棺一椁单人墓葬 。墓主人有男有女 。都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 。死状很惨 。但墓葬规格很高 。考古学家推测这些都是秦始皇的儿女 。其中一座空墓中放置了一柄宝剑 。被推测为扶苏的衣冠冢 。
考古证据表明 。在权 力交接之际 。秦宫中发生过相当残忍的一幕:
秦二世不仅逼死扶苏 。还逼杀将闾等3公子;在咸阳市闹市处死12个兄弟;在杜邮处死6个兄弟 。并碾死10位公主;逼公子高给秦始皇殉葬 。
秦二世在继位之后 。虐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杀兄弟还算是为了权力 。杀姐妹都近乎变态了!
秦二世变态地除掉了所有可能威胁到他的兄弟 。但同时也变成了孤家寡人 。在赵高杀他的时候 。也没有近亲宗室站出来维护他了 。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史记》记载的见证秦始皇最后时刻的就三个人 。赵高、李斯和胡亥 。这三个人共同酝酿了巨大的阴谋:伪造遗诏、杀掉长子扶苏 。让胡亥成为秦二世 。这个阴谋中 。赵高是主谋 。胡亥是既得利益者 。虽然开始时惊愕和迟疑 。但经不住权力的诱惑 。这俩人蹿腾还情有可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