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简介 白马寺创建于什么朝代( 二 )


大雄殿始建于唐宋 , 明代改建 , 为高台悬山式建筑 , 面阔五间 , 进深三间 。
大雄殿内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 , 皆为元代“夹芝干漆”遗像作品 , 来自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 , 并按大佛堂内的布局进行安奉 。
大雄殿正中置一大型木构阁式佛龛 , 两侧有楼梯可供上下 。大龛雕工精细 , 全部贴金 , 富丽堂皇 , 十分壮观 。在大龛的上层额正中 , 雕刻着一只大鹏金翅鸟 , 展翅欲飞 。两旁各雕三条龙 , 构成一幅统一和谐的画面 。木龛内供奉三世佛 , 下为须弥佛坛 , 三主佛大小、形制、风格基本相同 , 三世佛依次为: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 , 尊称为“大雄” , “大雄殿”名即由此而来 。左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 曾发十二大愿 , 医治众生的疾苦 , 消灾延寿;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 能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三尊佛合起来被称为“三世佛” 。
三主佛之前 , 左右相对而立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大雄殿内东西两侧供奉十八罗汉 。大雄殿后门(即北门)内有一尊韦力天将塑像 , 站立在须弥座上 , 通高2.55米 , 左手持戟 , 右手握拳 , 护持寺院 。因寺院也叫伽蓝 , 也称韦力天将为伽蓝菩萨 。
接引殿:原为明代建筑 , 光绪年间重建 。建于二层台上 , 硬山式 , 面阔三间 , 进深两间 , 殿内供奉西方三圣 , 三尊立像均为清代泥塑造像 。主尊阿弥陀佛头戴冠 , 披通肩袈裟 , 下着裙 , 迎面站立 , 右手下伸 , 作接引状 , 左手指向西方 。阿弥陀佛的左右站立着胁侍菩萨 。左侧为观世音菩萨 , 手持净瓶;右侧为大势至菩萨 , 手执“金台” 。
这一佛二菩萨接引众生的表现形式 , 佛教称之为“西方三圣” 。庭院内有一大铁桃 , 来观光上香的善男信女 , 都要摸一摸它 , 以求消病去灾 , 增福添寿 , 学业有成 , 官运亨通 。
清凉台:是一个由青砖镶砌的高台 , 长43米 , 宽33米 , 高6米 , 被称为“空中庭院” , 建有毗卢阁重檐歇山、配殿、僧房等 , 院中古柏苍苍 , 环境清幽 。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 , 后来改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 。
毗卢阁:明代重建 , 高耸于清凉台上 , 面阔五间 , 进深四间 。阁内正中置木雕佛龛 , 龛内佛坛上华严三圣为清代塑像 。正中主尊为“毗卢遮那佛” , 简称“毗卢佛” , 即“大日如来” 。毗卢佛的左侧站立着文殊菩萨 , 右侧站立的为普贤菩萨 , 这种组合 , 称“华严三圣” 。
阁前有一松树 , 和藤共生 , 松树枝繁叶茂 , 藤树青叶黄花 , 根根藤条不是螺旋缠绕 , 而是像 *** 线一样贴着松树皮向树头长 , 由于年久 , 树藤和松树皮已贴在一起 , 松树的树皮就像绑了一圈小竹棍 。

白马寺简介 白马寺创建于什么朝代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