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春望的意思( 二 )


人评此两句,有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意思是说,写山河在,则暗示其他的事物已破坏殆尽;写草木深,则说明除了植物尚在已无人物矣!总觉得还是另外理解一番为好,毕竟题目《春望》所示,而“山河在”和“草木深”皆内容丰富,蕴藏期冀,未尝不可是诗人的希望所在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离殇之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情到深处,方会触景生情 。若没有炽热的心,又怎么会产生强烈的情 。故地重游,本身就是感慨良多,再加上诗人又是身不由己,愈显得思绪万千 。所以,才会看到盛开的娇艳花朵,落下眼泪;才会闻着鸣啭的活泼鸟声,惊恸心灵 。就像胡适在《梦与诗》中所写:“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此“感”之“溅泪”,此“恨”之“惊心”,非言花鸟,实指自身;既然有“爱屋及乌”,当然也可有“恨鸟惊心” 。
眼前有景上心头,很多人掷笔难道,杜甫不在此列 。情由心生,心有心声,故而能声情并茂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别赋》) 。此情此景,诗人把自己内在情感,“感时”和“恨别”这两种,通过“花”与“鸟”这两个具体事物,生动逼真地刻画出来 。一“感”一“别”,感过去之繁华荣昌,所以泪溅;别过往之盛景气象,所以心惊 。此处曲笔,用眼前春景衬昔日良辰,移情于物,托人去物非之感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三、思亲之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因为职位卑微,杜甫仅被囚禁,驱赶回长安城里 。这是一种属于小人物悲伤的哀,也是一种仅限于小人物的悦 。盛景之时,“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乱世之中,“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杜甫《哀王孙》) 。当战火燃烧,叛乱四起,人已经与兽无异,正常的“人伦”早就不管用了 。可是,人终归是有感情的灵类之长,越在混乱处境,越能暴露出人性之善良与丑陋 。
此时,叛乱转入新春,又已经连续整整三个月了,诗人记性真好,说明正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国事;所谓的忧国忧民不外如此 。把日子记得这般牢,亦反映出诗人当前处境不佳,真正的是度日如年矣!被俘而困守长安城里的杜甫,在战乱之初就已经与家人离别,如今战火纷飞,更无亲人半点音讯,生死未卜,内心的忧虑与担心,倍数增长 。近人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想来郁达夫也正历乱世,更能体悟老杜心思,“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

题目春望的意思

文章插图
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身老之悲——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白首当然没有“白首不相离”的浪漫,却含有雪上加霜的意味 。面对国破、离家的双重夹击,可谓内忧外患 。诗人内心世界一片狼藉,说急火攻心亦不为过 。如此“雪刀霜剑严相逼”之下,情绪无法平稳,甚至有可能趋于崩溃 。“发为血之梢”,诗人呕心沥血忧国忧民,长时间处于在此种环境里,是十分伤害身体的 。所以,头发由黑变白,越来越增加,并且情况更加严重,每天开始大量脱发,拿起发簪已经快要插不住了 。
此时,就能够很好地看出诗人之间的各自个性 。内心情感如何具象化,才能让他人感同身受,便成为摆放在诗人面前的问题 。诗人的性情不同,其内心世界外在化的过程中,所表达的方式与表现的手法亦千变万化 。李白性子狂放又洒脱,因此便写“白发三千丈”,以夸张手法描述头发的长,用来呈现“缘愁似个长” 。杜甫就稳重得多了,所以只写“白首搔更短”,重在写实,实实在在地叙述一种当下的、真实的情况,却因其真实,愈显真挚 。细嚼慢咽一番,最终情感像火山,藏于下,蕴于内,若爆发出来,将更加猛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