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因谁的故事而著 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因谁的故事而著名

山西洪洞县的明代监狱因明代文学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故事而著名 。故事中的主人公“晁盖”原本是一位正人君子,后因冤枉被逼成了草寇,被关押在洪洞监狱 。在监狱中,晁盖与另外107位好汉结伴一起,机智勇敢,改邪归正,最终在风云际会之际,投身于岳家军,为保家卫国,壮烈殉职 。这个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也使洪洞监狱名扬天下 。
人的记忆很简单,一条街,一座桥,一间庙宇,甚至因为一个人,一碗面,就会把一个地方烙在脑洞里 。这叫品牌 。品牌,这二字多少个理论家煞费苦心的去论证,咬断舌头根的说依据 。把所有废话都扔了,把时间留下,自然会澄清一切的雾水 。
洪洞县不吹牛,在山西省土豆形状的地图圈里,有两个牌子,首屈一指无异议,一是县里的人口最多,二是洪洞大槐树的霸气度国内无它县可比 。
洪洞人口多不是知名的原由 。洪洞大槐树之所以牛掰,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知道这棵树 。但凭良心讲,地头上的俗文化传播,来自感激描写洪洞县的一句话——洪洞县里没好人 。
谁说文化就是诗呀词呀四六句 。真正的文化是溜在老百姓嘴边的 。
打小在晋中一带生长 。童年的记忆是白纸黑字,印上去就刻骨铭心一辈子 。那阵子穷,成年之前没出过百里的大多数 。听大人们捣歇外面的世界,剔起耳朵听的稀罕 。洪洞县知道的最早,因为大人们说那里没好人 。咱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非白即黑,非好即坏 。好人不多坏人自然多 。心想这洪洞多少险恶啊,大街小巷尽是坏人,谁还敢去 。
冤枉煞俺洪洞人!洪洞一县人因为一个女人,扛了几百年的“窦娥冤” 。
这个故事还得往下讲 。明朝北京城的烟柳巷里,有一位才貌出色的风尘女子叫苏三,艺名“玉堂春” 。风传泡上这个女人的男人性福无比 。可这女子性烈刚正,偏钟情了一个落榜的穷寒书生 。花楼老妖婆为了发一笔大财,答应了一位皮货商掌柜,用巨额银两将苏三赎走了 。不曾想皮货商回家后被人毒死 。作案的奸人买通县官,加祸给玉堂春 。案发洪洞县,苏三因此被投入大牢 。杀人犯当然大枷伺候 。奸人还贿赂了一班衙役,百般折磨苏三 。身陷冤情的苏三命不该绝 。当年钟情她的那个穷书生后来高中进士,受到朝廷重用 。赶巧了京官外放,任命做了山西巡抚 。巡抚是省级的官哇,一打听自己相好的女人在洪洞县下大狱成了死囚 。经暗访得知冤情后,他下令苏三起解到太原的衙门重审此案 。苏三离开洪洞县时,说了句″洪洞县里没好人!”
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心理不黑暗是假的 。可这句话给洪洞县落下后遗症 。
经重审,苏三冤情得以昭雪 。惩治了受贿的知县等一干贪官 。苏三摇身一变,还成了大官的太太 。
苏三由红变黑,由黑变白 。这故事扑朔迷离,掺和着才子佳人的戏份,很符合俗众的戏曲胃口 。所以编戏的骚人写成了京剧《玉堂春》,又名《苏三起解》 。这部戏红遍了大江南北 。洪洞人呢,也就跟着苏三的这条舌头吆喝成名,洪洞县没好人,呵呵 。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时代一透明,人们绝不会相信苏三的话了 。洪洞县反而得了红利,苏三的话比央视广告厉害的很,没花半毛钱,就把本县的知名度上了榜单 。一句“洪洞人没好人”,见到陌生的洪洞老乡,像口令,黑色幽默,马上缩短距离,还倍感亲切 。
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文化的波澜翻滚,人囗大流动 。洪洞县也大变样了 。一座不大的县城,20年前去过,也和别的小县无异 。现在去了不认识了,俨然是座现代化的城市 。县中心广场往四周看,幅射出6、7条宽阔的绿荫大道 。高楼,绿植,鲜花,鳞次栉比的商厦 。洪洞虽没有县改市,但20多万人口堆集的闹市,比一些小国家的首都规模还要大 。山西省总计人口相对它省要少些,但县的建制不逊色 。2~30万人口的县份占多数 。洪洞这样有80万户籍的县,在川鲁粤浙多的是,可在山西省属于羊群中的骆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