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匪刘进荣全程实拍 悍匪刘进荣电视剧叫什么( 二 )


赵连玉时任42军126师副师长,在一个高地上勘察地形,被敌人狙击手打中 。
子弹射穿赵连玉的颈部,后者当场牺牲,时年49岁,当时是1979年
除了高级军官以外,我军普通官兵也经常被不知道哪里飞来的子弹击中头部 。
而我军在1979年时普通士兵都没有参加过实战,部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新兵 。
在狙击手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很多新兵的精神濒于崩溃 。
军人大多不怕眼前的死亡,而是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会死亡,也就是不可预测的死亡 。
事实证明,狙击枪可以对现代战争产生巨大的影响,而绝对不是什么可有可无 。
***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专业狙击枪 。越军常用苏制德拉贡诺夫SVD,是步兵班的制式装备 。
相反,我军采用没有瞄准镜的56式半自动步枪,即便在400米内也无法同SVD抗衡,更别说400米外 。
尤其是超过400米距离,我军因为缺乏狙击枪,几乎是单方面被越南狙击手吊打,只能依靠机枪甚至迫击炮进行压制 。
万般无奈下,我军将1979年缴获的大量苏制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交给国内军工人员,试图进行仿制 。
万幸的是,SVD狙击步枪也是苏联的一种全民战争武器,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仿造的难度并不大 。而中国毕竟有着丰富的仿造步枪的经验,之前还自行研究了63式自动步枪 。虽然63式研发是非常失败的,毕竟积累了很多设计经验,更别说我们还有成熟的仿造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的经验 。
中国进行逆向仿制,花费了1年就搞定了,在1981年批量生产装备前线,这就是著名的1979年式7.62毫米狙击步枪,也叫作79式狙击枪 。
后来根据前线的一些反馈做了小幅度的改进,在1985年正式命名为85式狙击枪 。
85式和79式的区别很小,主要是两个地方的改变 。
第一是改变了79式枪膛的膛线 。
79式仿造成功以后,发现发射53式步枪弹时,弹道和瞄准镜不匹配 。
在100米距离归零,到了200米精度就大幅度下降,到了1000米外子弹就完全乱飞 。这显然是仿造时候出现了问题,因为越军使用SVD并没有类似的问题 。
后来才发现,山寨79式时,完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切都是原样照搬,使用了315毫米缠距 。
但越军的SVD并不发射53式步枪弹,而是发射SVD的苏制狙击子弹 。
而我国目前没有这种狙击子弹,短时间内也不能研发出来 。
无奈之下,将85式的膛线缩短到SVD新版本的240毫米缠距,以配合53式步枪弹 。
显然,这又是低级失误,说来说去还是闭门造车的结果 。
第二是对瞄准镜有所改变,但具体改进了什么并不明确 。一说SVD采用瞄准镜采用小灯泡照明分划板,可靠性差,85式改为二极管 。
79式存在严重问题,量产的都是85式狙击枪 。
由于79式名气太大,国外一般不说85式,都说是79式 。
严格来说,79式狙击枪是 *** 建国后装备的第一款制式狙击枪 。
79式和85式都是SVD的简单山寨,各方面基本一致 。
那么,苏军为什么在60年代开始装备SVD狙击枪呢?
二战中,苏军很重视狙击手的作用 。主要是在1939年苏芬战争中,忽视狙击作战的苏军,被芬兰狙击手狠狠修理了一通 。
著名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就击毙了505名苏军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大量使用狙击手 。除了猎杀敌人军官、通讯兵、后勤兵等重要目标外,苏军狙击手大大的削弱了德军的士气 。
二战结束以后,苏军认为狙击版的莫辛纳甘步枪,是一战之前设计的老旧步枪,必然要被淘汰 。
苏军在1958年开始研究SVD狙击枪,在1963年开始大量装备部队,成为苏军制式狙击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