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古诗朗诵背景音乐 长歌行古诗诵读

长歌行古诗诵读活动 ,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教育局主办 , 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承办 , 湖南南省青少年文化艺术基金会协办 。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诵读经典诗文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玉珍出席活动并讲话 。

长歌行古诗朗诵背景音乐 长歌行古诗诵读

文章插图
《长歌行》古诗朗诵《长歌行》朗读时停顿在斜线标出位置:
《长歌行》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 , 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 , 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 , 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释义: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 , 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 , 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 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 , 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
相关内容:

“青青园中葵 , 朝露待日晞” , 说的生命最好的那种状态 。青青的菜叶上 , 本身就充满了生机活力 , 然后早上的甘露 , 在马上就要出来的阳光下 , 这个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会七彩纷呈 。彩虹其实就是 , 雨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出现的 。这是比喻生命最美好的状态 。
“阳春布德泽 , 万物生光辉” 。如果都被晒干了 , “万物生光辉”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从“青青园中葵”菜叶上面的甘露 , 在阳光照射下的 , 那种生命的唯美状态 , 推而广之 , 就是“阳春布德泽 , 万物生光辉” 。翻译过来就是 , 温暖的春天的阳光 , 向万物散布着生命的恩泽 。
所以万物呢 , 就充满生机和光泽 , 这两联 , 其实说的是生命的唯美状态 。青春好年华嘛 , 什么时间 , 什么年龄 , 是生命的唯美状态呀?当然是青春 , 当然是青少年的时候 , 就如朝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七彩的光芒 , 玲珑剔透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所以年轻人 , 要珍惜时光啊 , 一日之计在于晨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那么一生之计呢?当然在于青春啊!所以惜时、努力 , 才是这首诗催人奋起的 , 给人警策的最关键之处 。
所以从这个主题倒推回去 , 我们就知道 , 既然它主要谈的是惜时和努力 , 它是对青春的赞歌 , 它其实着眼点是在时间上的 。所以从“朝露待日晞” , 到“万物生光辉”、再到“焜黄华叶衰” , 再到“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
其实都说的是时间的流逝 , 最后才提出“少壮”和“老大”的对比嘛 , 这种说理就是水到渠成 。所以这首诗有两个重要的地方 , 除了它的主题之外 , 一个就是它体现了 , 中国文化强烈的时间观念 。
其实这首诗在说一个“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 通过自然界的“青青园中葵 , 朝露待日晞” , 到“万物生光辉” , 再到“常恐秋节至 , 昆黄花叶衰” , 再到“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 , 说的都是什么 , 以自然现象 , 比喻生命成长的道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