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推荐一本书,你读了后很多年还是很在意?( 二 )


文章插图
《茶花女》的魅力四射 。成功得力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它是以作者自己的风流韵事为蓝本加工而成的 。小仲马自己就有段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 。那是1844年 。20岁的他和烟花女子玛丽?杜普莱西成了情人关系 。1845年夏天二人起了纠纷 。8月30日深夜给玛丽写了绝交信 。几个月后 。这个秀色可餐的美女投进了他人的怀抱 。1847年2月3日玛丽死去 。葬于蒙马特尔公墓 。

能否推荐一本书,你读了后很多年还是很在意?

文章插图
其后的1895年4月2日 。小仲马的妻子故去 。古稀之年的他于6月26日 。又娶了小他40岁的亨利艾特?雷尼埃 。新婚不到半年 。小仲马就去世了 。应他的要求 。家人没有把他葬在故乡 。母亲和妻子的墓旁 。而是葬在《茶花女》玛格丽特的原型—他的情人 。玛丽.杜普莱西的香冢不到百米的地方 。巴黎蒙马特尔公墓内 。这件事 。仿佛对小说的理解 。为我们又多了一个切入点 。
能否推荐一本书,你读了后很多年还是很在意?

文章插图
《茶花女》读后 。总觉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玛格丽特 。沦落风尘的一介青楼女子 。但却出淤泥而不染 。重情重义顾全大局 。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好而忍痛割爱 。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爱情 。甚至搭上了宝贵的生命 。去成全了阿尔芒全家 。可 。这一切 。值吗?
玛格丽特的情人阿尔芒 。同其他王公阔少一样 。贪图她美貌 。想方设法追到手 。后来却误解了她 。因爱成恨 。竟不择手段 。丧心病狂、残酷无情地伤害她 。终至于她羞辱难当 。贫病交加 。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
玛格丽特对阿尔芒自始至终 。可谓痴心一片;浓浓的情 。深深的爱 。相比而言 。阿尔芒对玛格丽特尽管发过山盟海誓 。但压根就没有娶妻生子的念头 。有美人做情妇 。做炫耀的资本 。满足虚荣心罢了 。也符合当时巴黎社会的时髦和标配 。他欠玛格丽特的实在太多了 。尽管后来明白了事实真相 。可为时已晚 。追悔莫及了 。玛格丽特已是玉陨香消 。撒手人寰 。把二人定位成“痴心女子负心汉” 。也不算多么冤枉阿尔芒 。玛格丽特简直所托非人 。落了个错把春心付东流 。枉搭上性命的悲惨结局 。
能否推荐一本书,你读了后很多年还是很在意?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我来推荐一本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能否推荐一本书,你读了后很多年还是很在意?

文章插图
这是一本一开始不会引起你注意的书 。标题没什么特殊 。封面也不吸引人 。但就像大多数宝石一样 。它是隐藏着的 。需要有心人去发现它 。
本书是法国理论家、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出版的关于大众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勒庞(1841 - 1931)是法国社会理论家 。他的著作在理解民族、种族主义、羊群行为和群体心理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勒庞出生于1841年5月7日 。当时美国南北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尚未爆发 。他活到92岁 。于1931年12月13日去世 。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同时也是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1933年上台前不久 。纳粹独裁者利用勒庞的心理催眠德国人民达到他的目的 。
能否推荐一本书,你读了后很多年还是很在意?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 。这本书写于一个多世纪前 。但其深刻见解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勒庞对人群的特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他的主要论点是 。群体成为超越任何个体成员的实体 。并在本质上拥有自己的生命 。他还提供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细节 。说明了哪些人能够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和领导人 。
勒庞认为 。大众从根本上是非理性的 。很容易受到强势领导人的影响 。一个强大的领导者很容易被激怒 。基本上可以影响群众做任何事情 。不管他们的行为有多么不理性 。群体中的个体失去了个性 。群体的行为就像处于催眠状态 。
对于一本写于1895年的书来说 。《乌合之众》与我们的时代有着惊人的关联 。勒庞写作时 。报纸是普通人接受思想的媒介 。形成共识或共同愿景需要时间 。有时间抑制情绪、并且质疑其动机 。现在 。互联网、手机和短信在数秒、数分钟、数小时内就可以形成一道旋风 。虽然有一些好的结果 。比如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赚到更多的钱 。但坏的结果似乎更多 。如网络暴力、谣言等等 。
能否推荐一本书,你读了后很多年还是很在意?

文章插图
我想把这本书和另外两本书组合在一起推荐 。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的《狂热分子》写于1954年 。沃克·珀西的《迷失宇宙》写于1983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