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美妏简介 卢美美老公( 四 )


然而,在遭受网络暴力后,像王菲这样采取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受害人还是少数 。大多当事人在名誉受到极大损害、现实生活完全被打乱、本人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后不堪重压,患上精神疾病,甚至走向死亡 。加之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网络暴力比社会暴力的冲击力度更强,从而使受害者更加难以承受 。
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其中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应是网络技术本身固有的风险特性,即其虚拟性、匿名性等,这使广大网民“去身份化”,处于“保护伞”下,比现实中受到更少的约束,弱化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更加自由、随意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加上认为不用承担风险,便更加肆无忌惮 。在主观方面,大众网民的“非理性”是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10~29岁的网民占51.3%,其中19岁以下的占24.1%,整体趋于年轻化,这使其中不少网民在面对网络事件时难以进行全面、客观、冷静的分析,极易冲动地表达自己非理性、不负责任的言论,也很容易受到煽动,盲目跟风,认为自己在“维护正义”,殊不知已经成为网络暴力主力军中的一员 。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和充满暴力色彩的行为不仅给网络事件的当事人带来伤害,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 。
此外,对网络媒体的监管不力和管理不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暴力事态的扩大 。一些网络媒体缺乏责任感,为追求时效性和更高的商业利益,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对新闻真实性的考察,甚至为了博眼球,将一些标题醒目却与新闻事实无关的信息放在显要位置,这些行为无疑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为遏制网络暴力的不断蔓延带来巨大挑战 。
向网络暴力说“不”
互联网是社会大众的“共同媒体”,人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为避免更多悲剧发生,各国政府部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乃至民间纷纷行动起来,探索应对之道 。而在诸多手段中,建立以法治为主导的社会治理规则是根本之策 。
早在1997年,德国就出台了《信息与通信服务法》 。进入21世纪后,不断完善其中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 。德国司法部门还规定,社交网络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煽动、散布仇恨的不良信息 。2008年,美国国会通过《网络欺凌预防法案》,规定任何人如果带有胁迫、恐吓、骚扰或引起大量精神折磨的意图与人交流,并用电子手段做出恶意行为,就将面临罚款和长达2年的监禁 。目前,已有38个州的反欺凌法将网络欺凌纳入其中 。日本政府规定,一旦发现诽谤中伤留言或接到受害者投诉,通信服务提供商要及时采取删除有害信息等措施;还专门制定了《青少年互联网环境整备法》,规定通信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过滤软件,免费进行过滤服务 。韩国法律对相关犯罪的刑事制裁最为严格,根据《信息通讯网使用与信息保护促进法》规定,凡是散布虚假谣言者,经认定证据确凿,将判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0 万韩元(约合27 万元人民币)以下罚款 。
针对网络暴力逐渐出现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各国法律制度也在与时俱进 。2014年10月,我国最高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
除了国家层面,一些组织机构也针对网络暴力制定了相关规则 。例如,美国绝大多数州的学校制定相关学生守则,对网络欺凌实施“零容忍政策”,学生只要触犯一次,就会被逐出学校 。美国推特公司规定,任何用户只要发布“对他人进行暴力威胁或宣扬针对他人的暴力”的言论都将被“删号”,用户还将被强制删除某些不当言论,否则将无法登录 。韩国“善帖分享团”是一家致力于对抗网络暴力的公益组织,由建国大学的闵丙哲老师发起 。从2007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走上街头,身穿印有韩文“善帖”二字和太阳花的T恤,为创造美好的网络世界一起进行徒步运动 。闵丙哲还将善帖课程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发表友善言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