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
王赓武、林娉婷/著 林纹沛、夏沛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8月版
推荐语:
王赓武先生是著名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在海内外学界享有盛誉 。《王赓武回忆录》是他年近九旬之际亲笔撰述的唯一回忆录 。此番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简体中文版,相信很多读者早已翘首以盼,而年终之际,在年度好书中再见此书大概也会觉得“就是它了” 。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1000字 现代文学作品推荐书目】《王赓武回忆录》上下两卷都以“家”为题,叙述平实而温情——上卷《家园何处是》,回顾了少年王赓武的前十九年的人生,结束在1949年10月;下卷《心安即是家》则跨越几十年,从求学到成家到辗转各地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一路求索,一路“流浪” 。王赓武的回忆录,作为故事读,这是海外华人中的一个个体,他历经殖民、战争、动乱、革命,是不断迁徙、始终漂泊的生命史;而作为一个史学大家,特别是一个在海外华人研究上用力颇深的史学家的回忆录来说,这也是他的学术成长史 。身份认同,是海外华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在《王赓武回忆录》中亦可看到他对于这一问题的最初的迷惘、思考和探寻 。
还想提的一点是,《王赓武回忆录》的上下两卷都有女性的文字,上卷有母亲的回忆,下卷有太太的合作 。为什么会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做这样的安排?当然,首先是母亲和太太都留下过这样的回忆文字 。但这似乎还不够是答案 。我想,这要归因于王赓武对两位女士的深深的感念 。而如此温柔之用心,或许也是“他如何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原因 。在回忆录的上卷,王赓武说:“我的故事真正的起点,是我们一家三口试图返回故乡中国,十五年间一次次的尝试及一次次的失败,最后只走到怡保 。等待前往中国以及重返马来亚,这两者塑造了我的人生 。”读过回忆录可知,王赓武在中国的时间实在短暂,不过十几个月,而这样一个“华裔”少年却最终成长为一个海外华人研究的大家,或许正是他心底的“温柔”,让他更能透过父母家族的爱和教育感知到“中国”于他的意义,“家”于他的意义 。(于淑娟)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7月版
推荐语:
尹吉男主编“开放的艺术史”丛书,自2005年起至今有皇皇三十几册,我们终于等来他自己的这本文集——《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
恰如这本书的绪论中所写的:“生成从未停止过,生成方式要比古史辨派所说的‘层累造成说’还要复杂和多样,不是单一模式 。生成的临时结果并不会固化在历史中 。它们并不是仅仅朝着丰富的方向运行,有时也朝着少和消亡的方向运行,在物和知识的互动中也会产生各种变体……所有过去的知识,不论正确与否,清晰还是迷幻,都有自我生成的能力,像生命或病毒一样充满生机 。”
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也曾以文章的形式单篇发表过,在那些时刻就曾引起种种反响 。其中《“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一篇,首次发表于2005年,我在十年前才第一次读到,因为略略知道“层累说”,读下来即大受震动 。且摘引其中总结性的一段如下:“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一方面意味着南方品评权力的最终确立,一方面意味着江南文人心目中的绘画史主线的最终形成;与此同时,影响市场和金钱关系的鉴藏谱系业已完成 。实际上,我们会注意到这样的线索:历代画家和鉴藏家都愿意相信董源及其画迹的历史存在 。这其中暗暗运行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 。由个人和地方趣味引导的信任表现在崇拜者和被崇拜者之间尤为明显 。在这个信任链上,米芾、董其昌至为关键 。他们本身具有书法家、画家、品评家、鉴定家、收藏家和文人的多重身份 。换句话说,他们本身具有的典范意义更使人们对之确信不疑 。董源本人及其作品的真实性似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董源作为一个知识概念所衍生的历史过程的真实性,成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脉络的一个关键 。”(韩少华)
推荐阅读
- 上海世锦赛2023 菲尔普斯上海世锦赛
- win8关机键在哪?win8关机主机还在运行
- 沪市的新股申购流程 如何新股申购流程
- 附近哪有拍婚纱照的店?那里有拍婚纱照的地方吗
- 维生素c片可以美白祛斑吗 维生素c片的功能主治
- 三星550XDA 三星5578手机
- 患上精神分裂症,去精神病康复中心和其他病患居住会加速病情么?
- 陆小凤之血衣之谜女主是谁 陆小凤之血衣之谜中西门吹雪死了还是没死
- 美赞臣早产儿奶粉和雀巢早产奶粉 美赞臣早产儿奶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