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故事丰富多彩,因此在成语中也有很多与三国有关的成语,其中包括“卧薪尝胆”、“视死如归”、“守株待兔”、“围魏救赵”、“赴汤蹈火”、“孟母三迁”等 。这些成语既反映了三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景,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 。使用这些成语可以丰富汉语表达,引导人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身边的事物 。
一:三国故事的成语有哪些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顾茅庐、如鱼得水、初出茅庐等等 。
髀肉复生,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读音:bì ròu fù shēng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
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
读音:hòu huàn wú qióng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 。今不击,必有后患 。”
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读音:sān gù máo lú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如鱼得水,意思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
读音:rú yú dé shuǐ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
读音:chū chū máo l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如鱼得水
,嗯
初出茅庐,后患无穷二:包含三国故事的成语成语:三顾茅庐,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
三:出自三国故事的成语(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发生在蜀汉灭亡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孙休、丁奉和霍弋 。原文如下:
却说姜维、钟会、邓艾已死,张翼等亦死于乱军之中 。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皆被魏兵所杀 。军民大乱,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旬日后,贾充先至,出榜安民 。方始宁靖 。留卫瓘守成都,乃迁后主赴洛阳 。止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郎郤正等数人跟随 。廖化、董厥皆托病不起,后皆忧死 。时魏景元五年改为咸熙元年,春三月,吴将丁奉见蜀已亡,遂收兵还吴 。中书丞华覈奏吴主孙休曰:“吴、蜀乃唇齿也,唇亡则齿寒;臣料司马昭伐吴在即,乞陛下深加防御 。”

三国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源于三国故事的成语

文章插图
休从其言,遂命陆逊子陆抗为镇东大将军,领荆州牧,守江口;左将军孙异守南徐诸处隘口;又沿江一带,屯兵数百营,老将丁奉总督之,以防魏兵 。建宁太守霍戈闻成都不守,素服望西大哭三日 。诸将皆曰:“既汉主失位,何不速降,戈泣谓曰:“道路隔绝,未知吾主安危若何 。若魏主以礼待之,则举城而降,未为晚也;万一危辱吾主,则主辱臣死,何可降乎?”众然其言,乃使人到洛阳,探听后主消息去了 。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蜀汉灭亡之后,姜维向利用钟会复国,但事情泄露,二人双双被杀 。不仅如此,部分原蜀汉大臣也死于此次事件当中 。东吴得知蜀汉灭亡后,也作出相应部署,以名将陆逊之子陆康担任荆州牧,又命老将丁奉在沿江一带屯兵,防御魏兵的入侵 。与此同时,原蜀汉建宁太守霍弋则在焦急地等待后主刘禅在洛阳的安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