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周晓兰个人资料 女排周晓兰现状( 二 )


扁担上的平衡稍一出现失误,便会连人带桶的摔在地上,紧跟着就是眼看着混着眼泪的井水慢慢浸入土地里 。
在这个地方,水是一家人的命 。水断了,生活也就断了 。为了练好挑水的功夫,周晓兰肩膀上和后脖颈不知被磨坏了多少次 。
除了吃水困难,求学之路同样艰辛 。
周晓兰所在的村子没有对应的学校,想要上学,就必须走上40多里地到隔壁的乡镇才行 。
两地之间多崎岖山路,跋山涉水更是常有之事,但不管条件如何艰苦,她都风雨无阻地走在求学的道路上 。
这些苦难,让周晓兰在小小的年龄里,就有了远超常人的心智和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
周晓兰
进入体坛1973年,已经16岁的周晓兰结束了古交县山村的生活,来到一所业余体校进行学习 。
由于她的个子本来就高,又认真训练,不怕辛苦,所以很快便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
同年,她凭借176的身高和充满爆发力的形态,成功被山西女子排球队选中,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体育生涯 。
周晓兰接受正式训练的年龄和多数体育人相比已经很晚,甚至就连同队的队友都觉得她难有作为,但周晓兰心中有一口气,一口不服输的气 。
那时候条件不好,排球训练都是在草棚子、竹棚子里进行的,四处透风的墙壁和一下雨就滴水的房顶以及粗糙带刺的地板,是所有排球队员共同的回忆 。
但在对于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们来说,这在当时简直是“炼狱” 。

女排周晓兰个人资料 女排周晓兰现状

文章插图
不避风雨的场地和高强度的训练,让很多姑娘们都叫苦不迭,但对于已经遭受生活磨砺的周晓兰来说,这点苦累,根本算不上什么 。
很快,周晓兰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对球场的灵活反应,在这批队员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山西女排的尖子队员 。
1977年,世界首届青年排球锦标赛在巴西圣保罗进行,参赛的硬性要求中有一条是年龄必须在20岁以下 。
此时的周晓兰还有几个月满20岁,凭借这个年龄差和182公分的身高优势,让她顺利成为中国青年女子排球队的主力副攻手 。
经过女排队员们的努力拼搏,最终夺得了世锦赛的亚军,她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和认可 。
而这场比赛对周晓兰来说不仅是出山之战,更是她体坛生涯的转折点 。
回国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队员们各自归队,周晓兰却被留了下来,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 。
这一幕,在当年那个从山沟沟里走出的女孩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
周晓兰进入国家集训队后,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成为了队中主力,而她走入国家队的时间,只用了4年不到 。
周晓兰心理素质好,遇事沉着冷静,面对对手的进攻总能找到最合适的破解办法,而且越是大赛,越是如此 。
当有人问起她为什么从不紧张时,她也总是笑着说:可能和自己从小在山沟里吃苦有关 。
周晓兰的加入,在头一年中并没有改变中国女排在世界上的地位,那时候,日本队仍是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 。
但从第二年开始,周晓兰所在的队伍就开始发力,硬是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将头顶的大山一步步铲除 。
女排周晓兰个人资料 女排周晓兰现状

文章插图
1979年,中国女排在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夺得冠军,周晓兰成为“个人最佳表现奖”的获得者 。
1981年,第三次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在日本主场痛击日本队,摘得世界杯冠军,周晓兰因表现突出,荣获“最佳运动员奖” 。
在这场比赛中,日本人面对周晓兰神乎其技的反应和无处不在的拦网身影不断叹息,就连日本采访人员也称赞她是排球场上的“天安门城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