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周晓兰个人资料 女排周晓兰现状

周晓兰是中国女排主教练,于2021年带领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铜牌 。目前,她正在带领中国女排备战202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 。除了工作外,周晓兰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致力于推动女排文化和青少年体育教育 。她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经验和水平备受认可,被誉为“女排精神的传承人” 。
1986年9月,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盛大举行 。
中国女排作为80年代初期连夺4次冠军的耀眼明星,自然不会放弃争取五连冠的机会 。
结果确实和大家预想的一样,女排在斯洛伐克“大杀四方”,凭借六战六胜的绝佳成绩一举挺进决赛,并在冠亚军决赛中,以3:1战胜了号称“加勒比旋风”的古巴女排 。
世锦赛的桂冠到手,中国女排也成为了世界女排史上第一支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连续五次夺冠的队伍,达成了世界排球史上的第一个五连冠 。
但当大家认为中国女排将会越战越勇时,却不想因老一辈的名将相继退役,整个团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
一时间,如何拯救“女排”,如何让女排走出历史低谷,成为了所有关心此事之人的心头病 。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1995年“铁榔头”郎平的回归,让所有人心中多了一根“定海神针” 。
而郎平之所以能回来,除了她始终挂念中国女排以外,还和周晓兰的努力分不开 。
可就在大家认为郎平将会和周晓兰联手重铸女排辉煌时,周晓兰却逐渐淡出了众人视野,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艰难成长周晓兰和郎平是同一时代的女排大将,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这段时间里,周晓兰和她团队多次勇夺冠军,曾经的五连冠中,就有她的身影 。
她以敢打、敢拼、敢抢的拼搏精神,在那个急需彰显国际地位的年代中,和团队一起创造了不少奇迹,并以“天安门城墙”的美誉,和“铁榔头”交相辉映 。
但细数周晓兰的成长,可以发现她身上坚韧不拔、拼搏向上的精神,是源自骨子里的力量 。
周晓兰的原生家庭并不差,在1957年她出生时,她的父亲就已经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母亲也在医院有着稳定的工作 。
她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住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所以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精神娱乐方面,周晓兰都远超大多数同龄的孩子 。
她每天的生活都无忧无虑,家人为她筑起的城墙,将外界的艰难困苦一一抵挡 。
周晓兰(右)
但周晓兰父母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将孩子当成笼子里的“金丝雀”,更不想让她在温室中成长,他们觉得唯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才能体会一丝一缕的来之不易,才能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 。
9岁那年,周晓兰离开外婆,回到父母身边,也开始了她“生活中的磨练” 。
当时因为周父工作的军工厂搬到了山西,所以一家人也就跟着前往 。
山西不比上海,灰扑扑的天上像是总蒙着一层沙土,鼻子里也有着挖不尽的灰尘 。
但这里却有着山海无法触及的精神,太行山挑山工的汗水伴随着挖煤的号子,让在这里生长的百姓,从骨子里都有了一种坚韧的性子 。
周晓兰也不例外 。
女排
周晓兰的个子高,13岁时就已经长到了一米七多,这个头在当时那个年代,比很多成年男性都高 。
这一年,年仅13的周晓兰跟着被下放的父母来到山西古交县的一个偏远村子,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运动 。
古交县农村山高路远,衣食住行都不方便,再加上中原一带吃水本就困难,所以每次周晓兰要去挑水时,都要走上很远的路 。
周晓兰的个头虽然高,但力气并不大,肩挑两桶水这种活,对于一个刚进农村的城里姑娘来说,确实困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