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文学作品,我们该保持“作者已死”的态度还是“作者未死”的态度?


1.从我30多年阅读文学作品的经历来分析 。阅读中保持“作者己死”或者“作者未死”的态度并不十分重要 。也必太在意 。关键在文学作品本身 。即在于作品本身的所表达思想、主题、内容 。以及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等等 。
2.在阅读中我们如果保持“作者己死”的态度 。无非是作者己去世 。他一生创作生平、经历、贡献 。以及作品风格、数量等储方面己盖棺定论 。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结论 。有助于我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 。可以在短期内了解作者经历、读更多的作品 。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阅读也会更加全面、深入 。但是 。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都具有两面性 。也许这些所谓权威人物、评论家、研究人员 。由于受到当时政治、时代背景 。甚至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 。会产生对作者评价的局限性、片面性 。因此 。也存在对阅读者的引诱和误导 。使我们失去辨别能力 。及早放弃了研究和追寻的想法和可能 。
3.如果我们保持“作者未死”的态度阅读文学作品 。因为存在变数 。可以促使我们更多的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和研究 。也许还能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产生意外的收获和理论成果 。
【对于读文学作品,我们该保持“作者已死”的态度还是“作者未死”的态度?】其他观点:
我觉得当然是“作者已死”的态度更好 。
在我看来 。文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进行单向沟通交流的桥梁 。从作者创作出作品的那一刻起 。他对你而言就已经“死了” 。他不负责解答你的任何疑惑 。你解读到的任何内容和你体会到的任何感悟 。都应该也只能由你自己负责 。

对于读文学作品,我们该保持“作者已死”的态度还是“作者未死”的态度?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半死不活 。薛定谔之死 。
余华曾经在一本小说集里的自序 。大意是:一部小说的出版 。仅仅书写意义上的完结 。从阅读和批评的角度上讲 。一部小说是永远不可能完成或者是永远有待于完成 。阅读和评论的意义 。不在于作者在写作时想到的 。而在于作者写时没想到的 。一篇小说发表后 。便不仅仅属于作者 。而属于所有读到他的人 。
从这个意义上说 。可以用“作者已死”态度 。小数对于作者的意义是呈现 。对于读者的意义是体验 。在呈现和体验之间 。是作家刻意设置的表述空白 。读者在接受文字的过程中填补这些空白 。就是思考的过程 。也是二次创造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阅读时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 。也不必去揣摩作者的“初衷” 。文学语言不是一个精准执行的语言 。所以也不存在一个权威的解释 。
另外 。在阅读作品时 。也不必按照“哲学家必须按照他所倡导的哲学方式去生活”来要求作家 。小说是凭空在现实世界虚构出来的结界 。小说的逻辑仅仅对边界之内负责 。故事和现实要分开 。书中的人物和作者本人也要分开 。一个生活方式浪荡的作家 。也可以写出洁白如宁雪的纯粹爱情 。我们不能因为作者的声名狼藉 。就去怀疑书中的价值 。这一点和网上的各位人生导师是不一样的 。人生导师更像是哲学家 。必须用自身的生活方式去践行他的理论 。
从另一方面来说 。作者又不能完全死 。艺术作品由人来完成 。必然带有人的气息 。它不是AI计算出来的排列组合 。透过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时期的心境 。或者思想体系 。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更好的接近作品的本意 。前面我们说“一篇小说发表后 。便不仅仅属于作者 。而属于所有读到他的人 。” 读者的阅读体验取决于他已有的世界认知; 但小说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描写生活中大家都看得到的部分 。而在于以作家的敏锐感知 。提取出生活表层之下 。存在但大家未察觉到的部分 。研究作品的创作源头 。有助于接近该源头衍生出的 。作品的本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