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什么方式存款最好?


老人用什么方式存款最好?
个人建议 。老人存款 。不管是存活期 。还是存定期 。最好选择存折或者存单 。这样做 。只要老人不委托家属去取钱 。一般情况下 。家属和子女是没办法私自取出老人的存款的 。
比如 。老人用存折或者存单的形式定期存款一万元 。如果期限没到 。想提前支取 。必须老人亲自出面才能取出、如果存单到期了 。老人没时间或者因为其它原因无法亲自到银行办理取款手续 。家属只要拿着自己和老人的身份证和存折或者存单就可以取钱(某些银行可以操作)
定期存单或者存折存款相对安全一些 。子女就是知道密码 。拿到老人的身份证 。存款不到期 。也无法取出 。
曾经在广播节目里听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某地一位老人没有儿女 。抱养了一个女儿 。夫妻俩把女儿抚养成人 。而且供女儿大学毕业 。还帮女儿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固定工作 。可是女儿出嫁后 。不赡养老人 。老人的老伴给老人留了20万元的养老钱 。被女儿女婿拿走了 。女婿还逼着老人去公证处办理存款遗赠手续 。老人坚持不去 。女婿不仅打了老人 。还拆了老人家里的前后门 。
老人求助电台主持人 。在主持人的帮助下 。老人的存折要回来了 。钱依然是老人的 。
老年人存钱安全是第一位的 。
如果说老人不是整存整取 。平时每月都有一点余钱的话 。建议存零存整取 。也就是每月固定存进一定数额的钱 。存够一年 。一次取出再转存 。这样既不影响平时生活消费 。又能够存一定数量的钱给自己需要时做准备 。
老年人存款 。最好不要用银行卡 。因为银行卡不管是谁 。只要知道密码 。就有可能取出卡上的钱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使用手机银行消费 。只要年轻人把老人的银行卡绑定到自己手机上 。就有可能花掉老人的钱 。
今年春节后 。某地一个十多岁的男孩用奶奶的手机玩游戏 。把爷爷手机里绑定的银行卡转移到奶奶的手机里 。把卡上五六万元在游戏平台刷没了 。
去年春节后 。一个十六岁男孩让奶奶点点头 。眨眨眼 。给奶奶拍照 。修改了奶奶手机上绑定的银行卡密码 。把奶奶16万刷给游戏平台了 。
总之 。老人存款 。不要嫌麻烦 。还是亲自去银行用存折或者存单存款比较安全 。
其他观点:
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生理特点 。以及收入和开支习惯明显不同 。所以存款方式更应该讲究简单实用 。贴近实际 。下面就给老年朋友分享四种最好的存款方式 。
第一 。存款凭证种类不宜过多 。一般以一张借记卡和一个定期一本通存折为宜 。不宜开多张存单 。借记卡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储蓄卡 。现在老人领取养老金都有社保卡 。无年费和小额管理费 。银联卡在省内外各家银行ATM都可以使用 。同时可以满足购买理财产品 。电子式储蓄国债的需要 。属于全功能银行卡 。很方便 。所以不必再办其他借记卡 。
定期一本通 。主要用于生活结余定期储蓄 。每个月用不完的钱 。汇总后可以存一笔定期 。以增加收益 。每个一本通可以存很多笔定期 。反复利用 。一个本本 。一个密码 。便于保管 。密码容易记住 。避免遗失或忘记密码挂失麻烦 。如果平时经常开定期存单 。存单多密码也多 。一旦遗失或忘记 。真的很麻烦 。所以提倡最好不使用存单 。
第二 。理财类产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 。保本保息低风险产品 。不要轻信所谓利率高而又不熟悉的产品 。坚决杜绝高风险产品 。大家熟悉的低风险产品主要有: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特色储蓄存款、大额存单、储蓄国债、货币基金以及银行系低风险理财产品等 。前四种属于保本保息零风险产品 。后两种属于收益略高的低风险或中低风险产品 。因人而异 。
不熟悉不适合产品主要有:比如结构性存款(理财)、代理保险(趸缴或期缴型)、混合型股票型基金、以及其他外汇贵金属等 。这些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除结构性存款以外(有保底收益) 。其他产品极端情况下可能会亏损本金 。
第三 。产品期限不宜过长 。根据老年人特点 。因为不知道疾病和意外何时会发生 。所以理财应该保持足够流动性 。有两层意思 。一是存款不要过于集中一笔 。而是至少保持一部分活期存款 。同时保持3笔以上的定期存款 。当急需用钱时 。你才能从容应对 。而不至于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 。而损失很多利息 。多笔存款情况下 。如果只需要支取其中一笔 。其他存款就不受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