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原文_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达的情感( 二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原文_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达的情感

文章插图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李清照的另一面,这一次年过半百的李清照,面对南宋懦弱的朝廷,悲愤不已,一气之下写下这首《题八咏楼》 。这是一首登楼诗,全诗既有着慷慨恢弘的气势,又有着李清照独有的空灵婉转,其中7个字更是流传千年的经典,时至今日仍是浙江金华八咏楼上的不朽之作 。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
写此诗时李清照50岁,年过半百的她此时饱受丧夫之痛,“靖康之耻”后她举家避难于浙江金华,看着南宋就此灭亡,宋室不思收复,却一蹶不振,李清照悲愤不已,在登上八咏楼游玩时,写下这首诗 。
诗的大意是:我登上这千古风流的八咏楼,暂时放下心中的忧愁,那些江山国事也都留给后人去想吧!凭楼远眺,这里水道密集,可通江南水乡三千多里,这样的气势和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
诗的第一句你用“千古风流”来形容一座名楼,是指楼的外观宏伟壮阔,也是指它极有文化底蕴,八咏楼的一切美好都在这4个字中 。登上高楼诗人内心一下子开阔了,希望自己暂时能放下那国仇家恨,好好享受当下的美景,于是有了“江山留与后人愁”这7个字的千古名句 。其实李清照这不过是自欺欺人,满目疮痍之下她怎么可能放得下,真的能做到“不愁”的只有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宋氏朝廷 。
诗的三、四两句看似只是写八咏楼的气势,却全是对时局的分析 。八咏楼处于“水通南国三千里”之处,是战略要地,夺之可通往江南三千多里的腹地,决定了江城十四州的命运 。末句这“江城十四州”引用的是唐末高僧贯休的典故,当年贯休献诗给吴越王钱镠时写道:“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钱镠贪心叫他将“十四州”改成“四十州”,贯休扔下一句“州亦难添,诗亦难改”便拂袖而去 。一代高僧不畏权贵,不肯改诗的气节,令世人敬佩 。李清照在此处引用这句诗,讽刺的正是朝廷的懦弱和没骨节,这样的讽刺不可谓不辛辣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原文_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达的情感】这首诗问世时,宋氏朝廷仍在杭州过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生活,只能说才女果然胆大,敢写出这样的讽刺诗 。对此诗大家怎么看?欢迎和小编讨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