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的李恪如此优秀却得不到重视?


唐朝历史上 。据说吴王李恪文武双全 。深得李世民的宠爱 。但是他始终并未受到李世民的重视并没有当上太子 。最终还因冤案落个被李治处死的下场 。优秀的吴王李恪为何得不到重视呢?主要因为李世民偏爱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 。李恪朝内无势力帮衬 。李恪无突出政绩也无战功 。下面聊一下个人看法 。

为什么历史上的李恪如此优秀却得不到重视?

文章插图
李世民偏爱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 。因为吴王李恪非长孙皇后所生 。李世民立太子根本不考虑李恪 。所以当时太子人选都在皇后的几个亲儿子中徘徊 。刚开始 。李世民立李承乾为太子 。因为李承乾不但是长子 。还是长孙皇后所生;后因太子李承乾谋逆被废黜 。顺带把李泰也搭进去;最终 。皇后一脉中 。只剩李治一人 。李治自然胜出 。得了太子位 。李世民偏爱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 。这个态度决定了李恪得不到被重视的机会 。
为什么历史上的李恪如此优秀却得不到重视?

文章插图
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儿子 。其母亲为隋炀帝女儿杨妃 。前朝公主 。当时隋朝新亡 。唐朝刚立 。唐朝朝廷内多为新人 。与前朝并无瓜葛 。并且大多数人都通过造反进入朝廷与前朝有矛盾 。也有许多人避嫌怕被认为前朝复辟 。因此没有人会去同情或帮助前朝公主之子李恪成为太子 。朝内无势力帮衬是李恪无法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 。
为什么历史上的李恪如此优秀却得不到重视?

文章插图
李世民本身战功无数 。后面才逆袭上位 。因此李世民比较看重能力 。而李恪处于相对和平年代自然无法建立战功 。做官也没有做出突出政绩 。反而在做官时因骚捞百姓被人弹劾丢官 。所以李恪自然无法被李世民重视 。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历史上的李恪如此优秀却得不到重视?】其他观点:
李恪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儿子 。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天潢贵胄 。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族的血脉 。文武全才 。被李世民称为最像自己的儿子 。也是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致死也没有坐上太子的座位 。更不要说皇帝的宝座了 。古代皇帝在选继承人的时候 。大多坚持立嫡不立庶 。立长不立幼 。这一原则 。为的是避免兄弟间的争斗 。稳定政局 。从而达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的目的 。
立嫡在先 。立长在后 。就是说 。就算你是年龄最长的 。但是你不是正妻所出 。不是嫡出 。也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李恪的生母是杨妃 。隋炀帝杨广的女儿 。虽然是上一王朝的皇室后裔 。但是并不是太宗李世民的正妻 。李恪是庶出的皇子 。天生在皇权的争夺上就是没有优势的 。
李世民第二个儿子早夭 。但第一个儿子李承乾 。是正牌皇位继承人 。嫡出长子 。无可争议 。李承乾在八岁的时候 。就被立为太子 。小的时候聪明可爱 。长大了后 。腿就有了毛病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卑的原因 。性格和行事越来越乖张 。甚至派人去行刺自己的老师 。
四子李泰 。也是嫡出 。看上面就只有一个大哥 。而且腿走路还不方便 。自己心里就有点别的想法 。取太子而代之之类的 。况且李世民异常喜爱这个“聪敏绝伦”的第四子 。李泰才华横溢 。书法好 。画画也好 。还主持编撰了《括地志》 。将太宗贞观年间天下所有的州道府的风情地貌、神话传说、名山大川、城池古迹写成了一本书 。献给了太宗皇帝 。李世民更高兴了 。给李泰的赏赐甚至都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
太子李承乾这时候越发的坐不住了 。他太忌惮这个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弟弟李泰 。觉得自己不做点什么 。太子之位肯定不保 。在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 。李承乾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 。打算学一下自己的父亲 。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 。结事情败露 。
事情发生后 。李世民一方面为了保全自己这个曾经备受期望的儿子 。一方面怕他自己的事情在他的儿子身上重演 。决定把它们三个分开 。把李承乾贬为庶人 。将李泰也外放 。立最年幼的儿子李治为太子 。
在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的时候 。他也提议立自己的第三子李恪为太子 。但是遭到国舅爷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自己就三个亲外甥 。肯定不能便宜别人啊 。就以晋王嫡出且仁厚为名据理力争 。最终让自己的小外甥登上了皇位 。并在李治登基后将李恪拉进了谋反案中 。陷害致死 。其实李恪从头到尾都是没有机会成为储君的 。一方面是庶出问题 。另一方面是太宗嫡出的孩子虽然两个都没希望了 。但是还有一个最小的 。而且有外戚舅舅的大力支持 。再有就是太宗可能并不太喜欢这个儿子 。娶他的母亲 。也可能更多的是为了笼络前朝官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