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拼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想表达的是天地没有所谓的善恶,万物都是平等的,而圣人也不应该对百姓有所偏袒或歧视,应该对待所有人都平等 。表达了一种比较宏观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和尊重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拼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拼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文章插图
这句话历来就有很大争议,不同版本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各抒己见 。最主要的是对仁字的理解不同,林林总总,有两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1.仁,解释为仁慈,慈爱 。人和天地是同性,都是有感情的,只不过人是有仁慈,爱心,天地不仁,天地没有仁慈爱心 。那么这句话就是简单的按字面意思理解为: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 。
2.仁即是“人” 。人和天地是异性 。人是有感情的,天地是没有感情的,是自然生成的 。《中庸》说:“仁者,人也 。”《孟子》说:“仁也者,人也 。”就是用朴素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天地视万物,一切顺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
刍狗[chú ɡǒu]: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牲畜) 。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 。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未祭祀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祭祀完毕以后,将其丢弃或焚毁,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
总结一下,这句话两种不同观点解释如下: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天地并不施仁恩,把天下万物当作象草扎成刍狗一样的祭品 。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就是圣人也不仁慈,把天下老百姓视为刍狗,对他们也没有感情,不当人看,任由其自生自灭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地和圣人都“不仁”,都没有仁义道德,都不把万物和百姓当回事 。这种说法感觉有失偏颇,老子一向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他很尊重自然,当然包括天地在内 。“天地不仁”也就算了,圣人也“不仁”,就有点冷酷无情,在众人的心目中,圣人是道德高尚的人,心怀仁慈,怎么会不讲仁爱,对百姓怎么能像对待刍狗一样呢?太令人匪夷所思了,老子这样说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2.另一种解释就是:天地不会感情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会感情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真的是众生平等吗?
天地本就是无爱无憎,无欲无求的,给予万物繁华并不是因为天地喜爱于它们,使万物萧条也并不是因为憎恨于它们 。万物的枯荣复苏都有其自然规律,天地最终还是以选择不加干预的“无为”的态度最好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也要效法天地,不感情用事,无所偏爱,不厚此薄彼,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要动不动就对百姓横架干预,让百姓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事情 。
但是圣人对百姓不干预,并不等于漠不关心,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总是没有自己的意愿的,而是把百姓的意愿作为自己的意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