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纪年pdf百度网盘 李定国纪年pdf

李定国纪年pdf版本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心血结晶,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全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李定国的生平事迹、医学思想、治疗经验、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教师、中医爱好者阅读,也可供广大读者自学学 。陈志强,男,汉族,1964年生,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 。
赵樾(1870—1923年),又做赵越,字晋侯,曲靖城内土主街人 。赵樾在曲靖并非官位最显赫之人,但由于其捐资修建了两座义夫桥(其一为宣威可渡桥),旧居由赵樾之母郞氏家族后人捐资修复,以作文化活动及展览之用而为今人所熟知 。

李定国纪年pdf百度网盘 李定国纪年pdf

文章插图
宣威杨柳可渡石桥
宣威可渡,自古为滇黔蜀三省往来之孔道,两岸悬岩,一水中开,激流险峰,窄径鸟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清之前,人们渡河一直颇为不便,或设船摆渡,或建以石桥或木桥 。《正德云南志》卷九《曲靖军民府·关梁》记载:“可渡桥,在沾益州北一百二十里可渡河,长八丈余,阔一丈五尺 。”嘉靖《贵州通志》卷之四《桥渡》:乌撒卫“可渡桥,在卫治南九十里 。”但这些记载未明所建桥为石桥还是木桥 。明末曾建有一木桥,被白文选所焚毁 。据明顾山贞《客滇述》记载:清军三路进取云南,其中吴三桂由四川一路进入云贵,(永历)戊戌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十一月,吴三桂据守遵义,永历帝大将白文选等守七星关,十二月四日,吴三桂派兵“忽由天生桥小路抄乌撒军民府,扼七星关大路 。文选大惊,弃关,走可渡桥;又焚桥,走沾益州 。”另据《李定国纪年》记载:当时可渡桥守桥者为马宝,听到吴三桂派兵夹击七星关,便吓得抽身而逃 。康熙庚午(1690年)冬,在云贵总督范承勋等人的筹画下建为石桥,不久毁坏,康熙三十三年,威宁卫总兵唐希顺建为木桥,因朽坏,五十四年总督葛(郭)瑮又建,雍正八年毁于火,九月又重建为木桥,后毁坏 。同治年间,盐法道沈寿榕捐资设摆渡船,直到赵樾捐资建可渡石桥,情况才得以改变 。
李定国纪年pdf百度网盘 李定国纪年pdf

文章插图
可渡石桥碑
但今人关于赵樾为何捐资兴建可渡桥的说法不统一,其缘由,多人写过文章进行阐述,不外乎为代父完愿说和许愿发誓说两种,但这些都是依据传说而来 。事实上,1919年6月,在新桥建好后,曲靖知府秦树声特地写了《创建义夫桥记》一文,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 。
清末,人们过河只能用一小船牵籘索载客过河,光绪癸巳(1893年),曲靖赵勋丞(名凯,号封翁),从昭通镇雄回乡,至可渡北岸,恰遇河水暴涨,只能绕道走了十五天才回到曲靖,于是下决心斥资建桥,为人们谋一长利,于是叫时任陆军中将的儿子赵樾去踏勘 。赵樾到了可渡河边,见旧桥址一段河岸“平沙无垠”,难以建桥,踌躇之间,一老人拊其背说:“若要建桥,上河距此处约一里的地方,有一巨石立河中,若作桥墩,可事半功倍也 。”赵樾回头一看,不知老人到什么地方去了,去查看,确实如他所言,有一石立于中流 。选定建桥地址,请求当地士绅陈子嘉组织劳力、寻找建材,但因故未能建成 。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赵樾父亲病故,留下遗命:“可渡桥不完工,我死不瞑目 。” 赵樾虽然军务在身,仍然重下决心,身披蓑衣、攀岩涉岸,组织复工 。并安排堂兄焕亭、厚庵负责具体事务,从民国五年(1916年)秋八月至六年(1917年)春三月才得以完工 。“桥长三十三丈有零,宽约二丈,花费白金共一万八千元 。”新石桥址在原过河处上移六、七百米,河面相对窄狭,两岸为石岩,从记载中可知中间桥墩为一天然柱石,基础非常牢固,并精心挑选石料,建设用功细致,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仍然通行,至今保存完整,可谓杰构 。天堑变通途,人们至今称颂不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