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拼音怎么读音 北京的拼音怎么拼写的( 二 )


西洋人受南派官话影响将北京拼做了“Peking”
Peking和Beijing的读音听起来,相差甚远 。这是因为语言是一直在变化之中的,这不是晚清的北京话读音 。明代音韵学家陈第首先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意为字音会随着时空产生变化 。
我们可以通过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了解下明末清初的官话读音 。金尼阁是清末耶稣会士,生于西属尼德兰佛兰德斯杜埃(今法国杜埃),故自称比利时人 。1610年秋,他达到中国后,即跟从郭居静等人学习汉语 。1626年,在关中大儒王徵的协助下,完成《西儒耳目资》三卷 。
《西儒耳目资》里的“北”被记作pě是因为在当时官话读书音中,“北”字为入声念法 。如用现在的国际音标标注,当为[pe.],略似现行汉语拼音be,并念短促(收喉塞音) 。虽然当时北方话实际口音中已无入声,但是读书音仍旧保留着入声 。

北京的拼音怎么读音 北京的拼音怎么拼写的

文章插图
《西儒耳目资》“北”字音 。《京城印记》插图 。
再是“京”读king[ki.]的由来,它发音如现行汉语拼音ging 。《西儒耳目资》里的“京”的声母仍然是舌根音k(即现代汉语拼音的g) 。但也是明末开始,北方话中舌根音g、k、h的细音(韵母为i、的音节)向舌面音j、q、x转变,出现了舌根音腭化现象 。这样king(ging)就变成了jing 。
北京的拼音怎么读音 北京的拼音怎么拼写的

文章插图
《西儒耳目资》“京”字音 。《京城印记》插图 。
虽然北派官话此时入声消失并存在腭化现象;但当时我国还存在着一个较为保守的南派官话 。在读书音方面,它的影响力甚至要超过北派官话 。于是,西洋人受南派官话影响将北京拼做了“Peking” 。
p、k的读法为什么和汉语拼音不一样呢?因为汉语拼音其实是用浊音字母b、d、g表示不送气清音声母[p]、[t]、[k];用不送气清音字母p、t、k表示送气清音声母[p']、[t']、[k'] 。而西方语言辅音是分清浊的,所以仍旧是用p表示[p],k表示[k] 。
至于我们现在常听见的[pi:.k‘i.]发音,则是受到英语拼读习惯的影响,以至于“北”字对应的pe和原本的入声发音有了很大不同 。
已成为外语固有名词的中国文化名词,
仍旧用邮政式拼音
那么,为何采用Peking的拼法,而不是其他方案呢?这是因为现代汉语拼音成为标准以前,我国在涉及地名、邮政等出版物(邮票、地图、书籍)通用邮政式拼音 。Peking就是邮政式拼音 。
拼写不同的北京和北平邮戳 。《京城印记》插图 。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汉语拼音,是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的 。直到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才采用《汉语拼音方案》,而成为国际标准则是1982年 。在此之前,国际上汉语的拼音转写标准是“威妥玛—翟理斯式”(简称威妥玛式)和它的变体邮政式 。
威妥玛是英国汉学家,曾在上海海关工作 。1867年,他出版了汉语教科书《语言自迩集》,成功发展了用拉丁字母写汉字地名的 *** ,一般称作“威妥玛拼音”或“威(韦)妥玛式”,成为中国地名、人名及事物名称外译之译音标准 。1892年,另一个英国汉学家、时任英国驻宁波领事翟理斯出版了第一版《华英字典》,在威妥玛方案上继续改良 。初版《华英字典》的诞生也被认作是威妥玛拼音方案修订和确立的标志,威妥玛拼音因而又被称作“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Wade-Giles System)” 。
1906年春季,上海举行了大清帝国邮电联席会议 。会议决定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并决定基本上以翟理斯所编初版《华英字典》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为依据 。只是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它被称作“邮政式拼音(Postal Spelling System)”,是威式拼音的变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