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郭崇韬?( 四 )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郭崇韬?

文章插图
众矢之的 。身死族灭,殃及国家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郭崇韬?】同光三年 。即公元926年 。后唐平蜀 。
但唐军将帅间却因利益产生了矛盾 。一时之间矛盾重重 。谣言四起 。
其中最厉害的谣言 。就是说郭崇韬要杀掉魏王 。学王建自立为蜀帝 。
庄宗不放心蜀地军政 。就派宦官向延嗣为使 。入蜀催促大军回师 。
延嗣到了成都城外 。郭崇韬对这位天子之使者并没太放在心上 。并没有出城迎接 。有些怠慢 。等到入城之后 。延嗣谈起回军之事 。崇韬又以蜀中未定为原由推诿 。延嗣心中好生不乐 。
事后又见了随大军而来蜀中的宦官李从袭 。二人是同僚 。有些交情 。就密谈起来 。从袭道:“蜀中军事 。都由郭公把持 。郭公的儿子廷诲每天都跟蜀是降将聚饮 。还不时指天盟誓 。不知道在搞什么 。现在军中诸将 。都是郭崇韬的党羽 。如果事情一旦有变 。不但我要死在这里 。只怕连魏王也难以幸免 。”言罢泣下 。
向延嗣本来就对郭崇韬不满 。听了这话 。不由得精神一振 。道:“等我回报宫中 。不久就会有妥善处置 。”
延嗣回到唐都洛阳 。直接去见刘皇后 。说了蜀中之事 。刘皇后急忙去向庄宗禀告 。庄宗听说蜀人要留郭崇韬为蜀地节度 。心中已经生疑 。又听了向延嗣的禀报 。心中一下子就慌了 。
他又派了个宦官马彦珪为使 。催促回师 。还当面嘱咐彦珪道:“如果郭崇韬听命回师 。也就罢了 。如果不从 。就与魏王商量 。早除此患 。”
彦珪得旨 。临行前去拜别刘皇后 。忧心忡忡地道:“蜀中事态复杂 。朝夕之间就可能有巨变 。如果一旦有变 。距离洛阳三千里 。该当如何处置?”
刘皇后听他说得有理 。就去见庄宗请旨 。想要直接除掉郭崇韬 。庄宗以事未明了 。不肯冒然行事 。刘皇后却不肯罢手 。回去自己下了道“教令” 。让魏王与彦珪合力除掉郭崇韬 。
等马彦珪赶到成都时 。郭崇韬已经与魏王商量回师日期 。彦珪拿出皇后的教令以示魏王 。魏王大惊 。自认为不能以太后教令而擅诛大将 。但李从袭、马彦珪等一众宦官捕风捉影 。连哄带骗 。不得不应答下来 。
魏王继岌命李从袭召郭崇韬入内议事 。自己却上楼避而不见 。命令心腹猛将李环藏着铁椎立于阶下 。崇韬听命而来 。昂然入都统府 。下马升阶 。李环急步随上 。出椎猛击 。正中郭崇韬脑袋 。刹时间脑浆迸裂 。死于阶前 。
他死后 。他的五个儿子纷纷被杀 。庄宗又逼反了宿将李嗣源 。魏王回师 。中途军溃 。又听闻庄宗身死兴教门 。于是自杀 。
刘皇后挟财北逃 。后被李嗣源赐死 。
李嗣源初称监国 。后登帝位 。不改国号 。仍号为唐 。史称后唐明宗 。
本文为《姑妄言》原创首发 。码字不易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欢迎关注、评论 。如有不同观点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
其他观点:
正所谓“勇略震主者身危 。功盖天下者不赏” 。在“伴君如伴虎”的王朝时代 。名将们因遭受猜忌而被杀者数不胜数 。就五代十国而论 。曾先后灭亡后梁、前蜀两大帝国 。在后唐创建过程中立下盖世功勋的名将郭崇韬 。便是鲜明的例子 。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郭崇韬?

文章插图
郭崇韬是唐末代州雁门人 。起初侍奉昭义节度使李克修(李克用之弟) 。待主公死后又转侍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 。被任命为典谒 。因廉洁干练、多智机警深得信任 。等到李克用病死、李存勖即位后 。郭崇韬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中门副使的身份与孟知祥、李绍宏共掌机要事务 。后来又接替孟知祥担任中门使 。
作为李存勖的“头号智囊” 。郭崇韬跟随他南征北战 。在击败契丹、平定河北、建立后唐等一系列活动中立下奇功 。由此深得李存勖的器重 。正是在郭崇韬的建议下 。李存勖率奇兵突袭汴梁 。仅用了8天时间便消灭仇敌后梁 。一雪国耻家仇 。时在同光元年(923年)十月 。
如何评价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名将郭崇韬?

文章插图
正因为郭崇韬在建立后唐、灭亡后梁的事业中居功至伟 。所以李存勖称帝后 。便进拜他为侍中、枢密使、兵部尚书兼冀州节度使 。封赵郡公 。并赐其丹书铁券、免死十次的殊礼 。权势、名望无人能及(“赐铁券 。恕十死 。”见《旧五代史·卷五十七》) 。不过 。郭崇韬执政期间喜好压制、贬损同僚 。再加上经常依法惩罚宦官和伶人 。由是在朝中树敌极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