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情怀:
一是怀念过去曾经春风得意的日子 。感到有点怨恨、失望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 。在《琵琶行》一诗中 。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 。这种沧桑的感慨 。也许自然地融入这首小诗的意境 。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 。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
二是希望自己的事业还有“第二春” 。虽然现在被贬为司马 。但自己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挫折 。还会就像大林寺的桃花一样 。只要鲜艳盛开 。总会被朝廷发现并得到重用 。
所以 。此诗看似平淡自然 。是一首纪游诗 。但细读之 。却是意境深邃 。寄托了诗人对个人前途的美好希望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 。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
【诗意1】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 。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 。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诗意2】
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 。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 。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 。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 。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而就是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 。却写得意境深邃 。富于情趣 。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 。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 。正属大地春归 。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 。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 。诗人在登临之前 。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 。而恼怒 。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 。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 。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 。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 。突变到惊异、欣喜 。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 。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 。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 。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 。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 。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 。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 。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 诗人想到 。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 。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 。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 。原来春并未归去 。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 。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
这首诗中 。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 。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 。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 。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 。可以转来躲去 。不 。岂只是有脚而已 。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 。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 。天真可爱 。活灵活现 。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 。没有一片童心 。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 。正在立意新颖 。构思灵巧 。而戏语雅趣 。又复启人神思 。惹人喜爱 。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
【诗意3】
这首诗以趣胜 。全诗短短四句 。从内容到语言似乎都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 。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 。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 。做了一番记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下 。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 。却写得意境深邃 。富于情趣 。它不仅写出了在山寺看见迟开桃花的喜出望外之情 。而且蕴含了人间事所谓“别有一番天地”的理趣 。诗人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 。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 。如果没有对春的留恋与热爱 。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 。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 。正在立意新颖 。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 。又启人神思 。可谓唐人绝句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
【诗意4】
白居易的这首七绝流芳百世 。也是我最喜欢的诗作之一 。它为什么会引发众人的喜爱 。这里且分享一些粗浅的心得 。
首先 。这首诗非常容易理解 。虽然创作于1200多年前的唐代 。没有古文功底也完全能领会全诗的含义:既无诘屈聱牙古训典故 。也没有深沉做态扭捏说教 。除了第一句和第三句还算有着诗般雅意 。第二句和第四句简直就是平铺直述的大白话 。阐述的事情更是平凡的自然现象:大林寺位于庐山上 。由于海拔偏高 。气温较低 。使得花期延后 。但是借助这平凡的诗句和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 。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学修养和深邃的思想见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