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转专业的优缺点,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大学转专业的优缺点 。是好处多 。还是坏处多?对于想转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好处多” 。实际上 。这个问题“不好评价” 。因为没有评价标准 。
本人对大学转专业的观点如下:
一、大学的专业没有“好、差”的区别 。只要学得好、做得好 。都有前途!七十二行 。行行出状元!
二、学科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比如文科与理科、文科与工科 。工科与医学等 。大学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一个学科的不同专业之间 。大学阶段不是强调“专业差异” 。而是在逐渐弱化“专业特色” 。以“工科”为例 。目前全球都在推行 “大工科”的教育理念 。本科阶段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 。培养 “通用人才”;国内工科大学的本科阶段 。一二年级主要学习物理、化学、数学、信息、计算机等基础课程 。三四年级学习专业基础课和几门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其实也是一些通用课程 。
三、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可以转专业 。一般要求是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 。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专业认识有限 。很多大学生转专业都属于“从众行为”!一些大学生转专业是基于“就业”的考虑 。这无可厚非!上大学时 。一些专业就业形势“火爆”;等到大学毕业时 。这些专业可能“备受冷落”!一个专业的就业形势要想保持“持续火爆” 。是相当困难的;行业起起落落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四、“个人兴趣和个人喜好”是变化的 。很难长期坚持 。要服从于“生活和现实”的需要!有的工科生特别喜欢“哲学” 。有的理科生很喜欢“文学创作” 。有的文科生特别喜欢“天文学” 。。。。。。当自己喜欢的专业无法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 。就必须放弃!所以 。大学生转专业不能过分强调“个人兴趣和个人喜好” 。转专业要考虑“实用性”!
五、个人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 。自然会产生兴趣 。对专业也是如此!长期坚持学习专业知识 。在专业领域“勤于耕耘” 。就能在专业上有所造诣 。获得一种“成就感” 。自然也会有兴趣 。
六、如果本科毕业去参加工作 。也不要太强调专业 。本科阶段培养的就是“通用人才”!现实情况是 。除“师范院校、医科大学及医学院”外 。绝大部分院校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所从事的工作中 。与本科专业的关系“并不大” 。
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个人对某一个专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本科又没有学该专业 。建议报考该专业的研究生 。这样更能做出成绩 。
八、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可以得到“快速成长” 。获得“文凭及专业技能”!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 。文凭及专业技能只是因素之一!本科阶段没有必要强调“专业” 。关键是获得知识和能力 。全方位发展自己!
其他观点:
首先肯定的是大学转专业的优点大于缺点 。原因有三:
第一 。转专业的原因是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我遇到太多的学生 。高考志愿填的会计学专业 。因为该专业是文科类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专业 。所以没能如愿 。于是调剂进入其他专业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一年后综合学业及其他方面的表现 。可以选择转专业 。大多数同学通过转专业后顺利进入喜爱的专业 。因为喜欢而爱上 。因为爱上而投入 。因为投入而收获 。良性循环 。
第二 。转专业的第二个原因是顺应就业去向 。
不同阶段 。社会对人才、对专业有不同的需求 。很多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而选择转专业 。这也是切合我们真实的意愿 。毕竟学是为了用 。用就要有发挥你专业的领域的 。学以致用 。
第三 。转专业或许让你打开另一扇门 。成复合型人才
有些同学有能力对现有专业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选择另一个专业让自己的思维打开另一扇门 。发挥自己的潜能 。很多优秀的名人都是跨领域的成功案例 。有学医最后成文学家 。有学工科的成音乐家的 。他们都是跨科人才 。我这个领域的 。很多学计算机的成了会计专业人才 。他们有的就是计算机转会计 。计算机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和兴趣 。能自主学习 。选择会计专业后 。因为打开了一篇新门 。财务软件开发专家就产生于他们 。复合型人才 。
当然 。转专业也有缺点 。那就是要投入比非转专业的同学花费更多学习时间 。因为面临补修课程 。有些补修课程因为与自己正常课程相冲突 。必须额外付出时间自学 。
一言以蔽之 。转专业优点远大于缺点 。好好读书 。书中有你想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