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笔从戎的辛弃疾,为何会抱憾而终?( 二 )


但是辛弃疾认为这次北伐胜算不多 。而且对于韩侂胄的却并不信任 。
他在登临镇江北固山的时候 。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这首词中 。辛弃疾用“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表达了自己对于北伐的担忧 。词中虽有“廉颇未老”的雄心 。但是他不久被调离了镇江 。远离了前线 。
果然 。韩侂胄北伐兵败 。自己也被杀 。首级被送给了金国 。

弃笔从戎的辛弃疾,为何会抱憾而终?

文章插图
【弃笔从戎的辛弃疾,为何会抱憾而终?】结束语
开禧三年(1207年)秋 。宋宁宗再次起用六十八的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代苏师旦)指挥军事 。
可惜任命下达后 。生不逢时的辛弃疾还没有就职便病逝了 。临死时 。辛弃疾满怀遗憾地大呼“杀贼!杀贼!”
假如辛弃疾再晚生十年 。或许会改变历史吧 。
@老街味道
其他观点:
弃笔从戎的辛弃疾,为何会抱憾而终?

文章插图
稼轩是位伟岸男子 。他将一腔悲愤都宣泄在词作上 。却也还要顾念、需收起眉宇间的愁绪 。做女人和孩子、乃至亲友巍然不倒的靠山 。况梦里 。时常抵不住的寒意会侵袭过来 。所以表面上 。他仍须钻进南宋政权破败的残漏间 。竭诚觅一条温馨的小径 。从暮气沉沉中短暂逃离 。那也是一桩快意恩仇的美事!……??…
说到“抱憾终生” 。对稼轩而言尤为叹惜在南宋的光宗与宁宗二朝 。国之武备已积趋“疮痍满目”、及自身所萌发的一腔“义愤填膺”之慨[加油]!便是凭证 。辛君当时曾写过一首《水龙吟》词{“过南剑双溪楼”} 。便是凭证 。………
弃笔从戎的辛弃疾,为何会抱憾而终?

文章插图
词为:〔“举头西北浮云 。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 。夜深长见 。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 。潭空水冷 。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 。凭栏却怕 。风雷怒 。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 。过危楼 。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 。不妨高卧 。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 。百年悲笑 。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 。片帆沙岸 。系斜阳缆 。”〕………
光宗绍熙三年 。已在江西带湖赋闲于家达十年的辛弃疾 。倏忽被朝廷提任为福建提点刑狱 。翌年又升至福建安抚使 。他依旧不念在自己权力范围内倾力于救国济民、制备军情筹款 。并训练军队等事 。不料到绍熙五年 。又被奸官诬告落职 。归家途中 。经过南剑州 。登上双溪楼并写下了此词 。此时稼轩55岁 。……
“举头西北浮云 。倚天万里须长剑 。”“举头”:抬头远望 。“西北浮云”:西北的天空被乌云遮蔽 。指中原被金兵占领 。对此局势该如何办呢?稼轩认为惟有倚天长剑可以上决浮云 。(事实)也只有抵抗和收复才是南宋王朝唯一的出路!但在南宋当时 。这样的观点在官场上几已无人支持 。甚或问询了 。此际的稼轩仍然持之有所作为 。不能空乏嗟叹 。他知悉双溪楼有宝剑化龙的传说 。于是才勃然登览 。心想正好凭此传说挥施积悃 。
“人言此地 。夜深常见 。斗牛光焰 。”三句直透宝剑的光芒与神威 。据古藉《拾遗记》 。其紫色剑光直冲夜空 。为斗星和牛星(二十八宿中两个星座)焕发的光焰 。且尚涉及到干将、莫邪合炼双剑的神奇故事 。下三句紧随上文 。为“我觉山高 。潭空水冷 。月明星淡 。”谓夜色茫茫 。四野空旷 。只觉得山是那么高峻 。潭水是那么深冷 。月色又是那么明亮 。星光则显旷野疏淡 。词人借此隐喻现实的严酷又冷峻之潜意 。………
弃笔从戎的辛弃疾,为何会抱憾而终?

文章插图
“待燃犀下看 。凭栏却怕、风雷怒 。鱼龙惨 。”意思是本想点燃起犀牛角到潭底去察看 。寻觅宝剑 。却又怕惹起水底的鱼龙魔怪会兴风作浪 。生造事端 。如果把“斗牛光焰”寄寓稼轩那经久不息的雄心壮志 。就不妨把这里的风雷、鱼龙看作是时势的变化无常 。朝廷又极易恶向怒怼、贬罚 。真难以侍伴君王来妙作辩识 。叫我又将如何去擘画赞襄?!………
下阕 。“峡束苍江对起 。过危楼 。欲飞还敛 。”意思是 。青苍的江水受到两峡岸边的约束 。流经双溪楼时 。因剑溪、樵川二水汇合 。便使得奔腾欲飞的水势 。不得不缓缓、又循循流去 。“欲飞还敛”还含有这一次沉重的打击 。已促使他有所纾困式的(深度)清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