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特刊

编者按:美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例超过15%,而我国只有5.1%,预计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因此发展潜力巨大,不论行业内外都已对健康产业高度关注 。  作为在医疗战线中发挥重要、独特作用的中医医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和投入健康产业的发展浪潮中,成为不少中医医院院长持续思考的问题 。在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中医医院院长们围绕“中医院与健康服务”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本版撷取部分院长观点,以期交流经验、启发思路 。  在谈到健康服务时,不少人认为现在中医要走高端医疗,走会馆,只有高端客户才能享受中医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但我认为中医生于基层,应该根植于基层,健康服务也应该立足于基层,强化基层服务工作是健康服务重要的任务之一 。  作为基层中医院,更应该着力推动医院发展,拓展我们医疗服务范围,推动大众健康服务 。我认为这对推动基层中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现在国家提出了关于中医融入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见,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基层中医院应该发挥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优势,在推动慢病早治,大众健康服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  首先,中医院应该积极参与分级诊疗这项工作,借助分级诊疗促使中医药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中医特色医疗服务联合体 。中医药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老百姓乐意接受,同时要突出中医的简便和疗效,增强民众对中医的接受度、认同度 。如果我们把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提升好、打造好,老百姓愿意接受我们的服务,可以让更多患者留在乡镇 。乡镇卫生院发展了,我们基层中医院也会得到快速、良好的发展 。  其次,中医院要与公共卫生融合,不仅要重医疗,更要重预防,注重提供健康服务,参与慢病管理 。同时中医院还应树立“大健康”概念,增加与社会和民众的融合度 。基层中医院要思考如何把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特别是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渗透到公共卫生服务当中,将如何吃、穿、调理等融入到中医药服务当中去,发挥我们中医的优势,发挥中医药在推进民众健康当中的优势,从而扩大中医药和中医院的影响力,推动基层中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再其次,中医院还可以发挥优势,在医养结合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还可以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服务如何与互联网联动起来,创造互联网条件下新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一些积极探索,如“片医”进家庭服务、居家养老、互联网订单配送药物等 。  我相信这些服务模式在基层展开后,对中医院融入大健康服务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杨勇:通过“治未病”投身大健康产业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院长   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如果将大数据、互联网和健康产业整合在一起,有可能会产生对传统医疗和产业模式带来颠覆的新模式,事实上这样的变化正在进行 。如丁香园、好医生、春雨掌上医生、挂号网等互联网企业已不约而同将巨额资金投入到了互联网医疗行业 。  中医院在此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已开始显现,对此,我们不仅要关注院内的病人,还要特别关注出院以及院外的潜在病人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推进,病人以及相关信息的竞争将非常激励 。  要通过网络技术引导中医“治未病”与健康产业相结合,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和课题,最终要实现“治未病”的大众化,使其广泛应用于百姓的实践、生活和工作当中 。所以我认为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倡导合作,形成中医药理念指导下的健康科学生活方式 。  我们医院利用中医药“治未病”投身健康产业,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第一,参与中药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的工作,如我们开设了“治未病”门诊,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治未病”干预来对百姓健康进行指导和干预;第二,已经在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养老、养治护一体化工作;第三,积极推进旅游养生、文化产业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医院自己的国药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第四,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健康信息平台并实现了全市联网,目前已汇总了700多万份健康体检资料,正在与医院的中医药防治平台对接,未来还将与中医药科普宣传和互联网等紧密对接 。  此外医院还开发了很多保健设备和器械,我们今后将着力推进国际医疗,包括健康养生和健康产业也将通过电子商务及健康管理模式向国外拓展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特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