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三 )


刘文辉眼拙 。先是傍李宗仁的大腿 。后来又傍冯玉祥和阎锡山大腿 。总之就是所有大佬全抱一遍 。就是不抱蒋介石的大腿 。
而刘湘则是老谋深算 。他坚定的抱的蒋介石大腿 。只拥护蒋介石一人 。结果当中原大战蒋介石获胜后 。刘湘因为两度拥蒋 。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支持 。而刘文辉两度失算 。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 。虽然刘文辉因为手握手握大军 。还能保住四川省政府主席一职 。但他已经被蒋介石视为要消灭的异己了 。
民国二十一年 。刘湘在得到了蒋介石的武装支持后 。决心与刘文辉开战 。在开战前 。刘湘尽力拉拢和收买川军将领 。壮大自己的阵营 。并且还利用刘文辉与田颂尧、邓锡侯的矛盾 。拉拢二人反对刘文辉 。当一切都准备好以后 。双方正式开战 。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 。二刘大战正式爆发 。这是民国四川军阀规模最大的大混战 。战线绵亘千余里 。川北、川西、川南都是战场 。战火纷飞达一年多 。四川大小军阀 。杨森、田颂尧、刘存厚、李家钰、罗泽洲、邓锡侯等部均卷入其中 。双方总计投入兵力约三十万人 。死伤约六万余人 。耗资五千万元 。四川人民的惨状可想而知 。
战争的具体过程省略 。反正结果就是刘湘取得大胜 。但顾念叔侄之情分 。不忍置刘文辉于绝路 。将川西南的雅安、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和洪雅等县划给刘文辉 。让他在西康一隅有个立足之地 。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文章插图
总的来说 。刘湘能最终取胜 。靠得就是他的大局观和眼力劲 。川中军阀普遍“短视” 。经常抱错大腿 。但刘湘不同 。他总是能在川外大军阀中找到真正的大腿 。并紧紧抱住 。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 。
比如西安事变时 。很多军阀都以为蒋介石必死无疑 。公开的宣称应该处死蒋介石(比如韩复渠) 。其实这是很短视的行为 。而刘湘就很聪明 。他一直都坚持拥护蒋介石 。即便蒋介石逼他裁军 。要剥夺他的四川王 。他表面上也是举手表示支持 。不会跟蒋介石直接硬钢 。
不过凑巧的是 。就在川军裁军会议的第二天 。卢沟桥事变爆发了 。既然日本鬼子打进来了 。也就不可能再裁军了 。于是刘湘便号召川军出川打小日本 。他本人带头出川 。病死在武汉 。没有死在四川老家 。也算是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
其他观点:
上世纪二三十后代 。世界上军阀最多的国家在中国 。中国军阀最多的地方在四川 。城头变幻大王旗 。大家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领风骚三五年 。甚至一二年 。在四川 。当时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 。若不以大小论 。成百上千也是有的 。而且 。名头百出 。花样纷繁 。就大派系来说 。就出现过武备系、速成系、保定系、军官系、九人团系 。不一而足 。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文章插图
不但是这些大系大军阀 。那些小的更是不计其数 。统治十数县的 。称总指挥 。统治几个县的称师长、旅长 。大大小小 。争斗不已 。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弄得乌烟瘴气 。民不聊生 。在1934年的时候 。刘湘力压群雄 。脱颖而出 。被蒋介石任命为四川省主席兼剿匪总司令 。一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那么 。刘湘是怎么最终胜出的呢?
刘湘 。字甫澄 。1888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 。刘湘出身于官僚地主之家 。祖父是清朝的武举人 。父亲是地主 。家里本来将他作为读书人培养 。希望他考取功名 。谋个好前程 。但遭遇清末乱世 。四川如同化外之地 。成了草头王争霸的疆场 。刘湘从小习武 。对枪杆子更感兴趣 。于是 。刘湘16岁时 。背着父母考取了四川武备学堂 。后进四川陆军讲习所进修 。再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因表现优秀 。入新军第十七镇六十八标一营任排长 。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
辛亥革命后 。刘湘的军队改编为川军第一师 。1913年 。熊克武在四川发动“二次革命” 。武力倒袁(世凯) 。刘湘时为营长 。拒绝了对方的策反 。死守驻地泸州 。最终挡住了熊克武的进攻 。因功升第一师第三团团长 。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为什么最终是刘湘胜出了?

文章插图
1915年 。护国战争爆发 。蔡锷率军进入四川 。刘湘受命坚守泸州 。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倒戈 。偷袭泸州 。面对护国军和倒戈川军的双重攻击 。刘湘各个击破 。先打败第二师 。逼其缴械 。后主动进攻护国军 。将护国军打队上连连败退 。刘湘一战成名 。被袁世凯提拔为少将旅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