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为何劝孙权归降曹操?( 二 )


王朗听说曹操征召他 。从曲阿出发 。不辞千辛万苦 。辗转江河之间 。一年后 。才到达许昌 。
当时天下名士向往曹操并不止这十位 。这十位仅仅当时名士的代表!
以上这些名士为什么心仪曹操?
主要有四个原因 。
第一个原因就是何颙说的:“天下将乱 。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第二个原因就是荀彧说的:曹操“奉主上以从民望 。大顺也!”
第三个原因 。这些名士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他们“主忠信” 。“主忠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崇尚忠诚与信义 。
第四个原因 。就是这些士大夫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大一统的国家情怀根深蒂固 。
张昭与以上十位名士都是儒家信徒 。都崇尚儒学 。张昭与王朗还是同学、同僚 。有相同的品行 。王朗能不辞千辛万苦 。经过一年时间 。辗转到达许昌 。张昭面临大军压境 。为何就不不会劝孙权归降曹操呢?
其他观点:
张昭为何劝孙权投降曹操?这与其理想信念有关 。张昭的理想是结束战乱实现统一;与当时的军事形势有关 。当时军事方面曹操占优;与鲁肃等人的政见矛盾有关 。
张昭的理想是结束战乱实现统一

张昭为何劝孙权归降曹操?

文章插图
张昭(156~236) 。字子布 。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在东吴的建国过程中 。张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核心人物 。他博学多才 。曾举孝廉、茂才 。是一位深受儒术熏陶的名士 。汉末大乱 。他避难到江东 。当时 。已摆脱袁术羁绊的孙策正转斗江左 。讨伐地方豪强之抗命者 。对于张昭的到来 。孙策喜出望外 。“待以师友之礼” 。让他升堂拜母 。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 。“如比肩之旧 。文武之事 。一以委昭” 。孙策临终 。又以孙权相托 。孙权继位后 。张昭又为巩固孙氏政权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领江东的孙权也“以昭旧臣 。待遇尤重” 。让他“常在左右 。为谋漠臣” 。
但张昭尽心辅佐孙氏兄弟和稳定江东局面 。并不完全意味着他主张长期割据江东 。《三国志》作者裴松之推测其初衷是为了“上藩汉室 。下保民物” 。这大约是符合实情的 。出于理智的实力对比的考虑 。他不相信偏隅江东的孙氏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国家的统一 。而是相信当时地广士众的曹操最有能力及早结束国家的动荡状态 。所以 。当建安十三年(208)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 。曹操写信给孙权要其归降 。张昭认为应顺势而为结束战乱 。投降曹操 。
当时在军事方面曹操占优
张昭为何劝孙权归降曹操?

文章插图
建安十三年(208) 。赤壁之战爆发前夕 。曹操写信给孙权 。孙权把书信给部属们看 。众人无不惊惶失色 。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 。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 。动辄以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 。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 。就更显得名不正而言不顺 。况且将军可以抵抗曹操的 。是依靠长江天险 。现在 。曹操占有荆州的土地 。刘表所训练的水军 。包括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 。已由曹操接管 。曹操计全部船只沿长江而下 。再加上步兵 。水陆并进 。这样 。长江天险已由曹操与我们共有 。而双方势力的众寡又不能相提并论 。因此 。依我们的愚见 。最好是迎接曹操 。投降朝廷 。”
那么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到底什么样?根据曹操给孙权的劝降书 。说是“今治水军80万众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由此衍生出了曹军83万的说法 。但许多分析认为 。此说法是完全不正确的 。它是曹操吓唬孙权的夸张数字 。目的是希望孙权不敢抵抗而投降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周瑜向孙权汇报的曹军实力为:“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不复料其虚实 。便开此议 。甚无谓也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尚怀狐疑 。”曹操的全部中原部队不过15~16万人 。新收降的刘表军顶多7~8万 。所以曹操全国的军队合计23万多人 。此数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而当时孙权的总兵力估计为7~8万 。但由于部队均分散在各地驻守和平定各郡的叛乱 。一时很难抽调 。加上防御曹军在东线进行的三路牵制性进攻 。也需要1万多部队 。历史记载孙权派给周瑜的部队为3万人用于同曹军直接作战 。当时盟军刘琦在夏口的军队有1万人 。刘备的部队有1万多人 。力量对比明显对孙权不利 。张昭建议孙权投降曹操是理性之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