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豆瓣成了影视评分的权威?


给电影打分的网站有不少 。但是似乎只有豆瓣的打分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某部影片的命运 。这是为什么呢?
在13年的发展史上 。豆瓣被认为是文青的聚集地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它的影视剧评分曾遭受过种种质疑 。这些特定人群发出的声音无法代表更广泛的大众感受 。然而 。面对如今拥有2亿用户的豆瓣 。你很难说它只代表小众人群了 。
近些年来 。豆瓣评分对中国影视剧市场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 。无论是面向大众的推广资讯 。还是来自专业评论者的深度解读 。引用豆瓣的评分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事 。就像国外的影评会引用烂蕃茄、IMDb的评分一样 。这个评分不但反映出亿万观众的喜好 。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影视剧品质所处的层次水平 。
2018年2月19日 。备受瞩目的舌尖3开播
豆瓣评分从8.7一路下滑到4.1
让主创人员十分尴尬
既没有什么官方的行业背影 。也没有强大的财团支持 。甚至连豆瓣的用户都认为这个平台是一个非常平淡的存在 。并无风雷之势 。那么 。豆瓣的影视剧评分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看重 。甚至会让某些人紧张到要求豆瓣修改评分 。甚至起诉豆瓣呢?
导演毕志飞因豆瓣对他的电影评分过低起诉豆瓣
相对透明的评分机制
如何评价一部影视剧的优劣 。实际上是见仁见智的事 。再好的电影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喜好 。给电影打分的行为实际上更多地是反映打分者主观的观感和认知 。并不能直接、真切地说明电影的品质 。那么 。这样汇总出来的评分是如何让他人认可的呢?
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豆瓣的评分机制 。以及精密算法对不良因素的剔除 。
粗暴透明的打分机制+清晰的打分区
豆瓣的CEO阿北曾亲自撰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 。来解读豆瓣的评分机制 。说起来 。豆瓣的打分机制十分简单粗暴 。每个用户只有一次打分机会(虽然可以修改 。但不会作为新增分数计入总分) 。用户的评分范围在一星到五星之间 。每星代表2分 。程序会在规定时间不断收集新的打分数据 。打分的总分数除以打分者的总人数得出的平均分就是打分结果 。
不过 。在评分区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分值 。我们还可以看到参与打分的总人数、不同打分等级所占的比例、以及该作品与同类型其他作品相比较的受欢迎程度 。
《三块广告牌》的评分区
与其他一些评分网站相比 。这样的评分机制比较透明 。毕竟一部8分的电影是500人打分还是50000人打分 。背后的意义是不同的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用户相对立体地解读一部作品的分数 。
有心的网友还根据这些数据总结出一套“烂片预警机制”:
评分机制对“刷分”的识别
雇佣水军刷电影评分是一个不断被拿来讨论的话题 。但在豆瓣 。电影评分已经“很难刷得动”了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程序算法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识别出“非正常评分” 。确认是刷分之后 。从总分之中剔除 。
豆瓣CEO阿北
阿北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 。有人托关系让他修改评分 。他都拒绝了 。因为整个豆瓣系统里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功能 。面对“做什么能让电影在豆瓣评分高一点?”这样的问题 。阿北的回答是:“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 。能做什么 。”
从豆瓣的评分来看 。这个说法还是可信的 。当然 。也许有人不相信阿北的“一面之词” 。不过 。从商业逻辑的角度来看 。牺牲公信力去赚钱也的确不是一个聪明的策略 。
【为什么豆瓣成了影视评分的权威?】大量资深影评人为豆瓣评分带来权威性
很多我们现在熟知的影视作品评论人早年都是在豆瓣成长起来的 。比如 。桃桃林林、张小北、妖灵妖、周黎明、图宾根木匠、木卫二…… 高质量的KOL大多数都有十分可观的观影数量 。并且在豆瓣上贡献了优质影评 。
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转战公众号或其他平台(毕竟豆瓣在变现方面无法提供更多空间) 。开创自己的自媒体品牌 。但依然坚持在豆瓣上留言打分 。一方面是出于习惯与情怀 。一方面是对豆瓣平台的认可与看重 。这些大V的行为 。带动了很多粉丝的跟随 。同时 。他们犀利的文字也为其他用户提供了打分的依据和参考 。
去功利化
让豆瓣打分与作品品质形成关联
有知乎网友这样评价豆瓣 :“每个人都能在豆瓣上找到内心的桃花源 。”而豆瓣自己的说法是 。他们打造了“大众的精神角落” 。这些说法都源自豆瓣平台的“去功利化”的气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