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系统的学习文言文?( 二 )


怎么能系统的学习文言文?

文章插图
就在前几日 。网上媒体猛吹一位海南本科毕业生用“文言文”写的的论文致谢词如何出类拔萃 。可稍微一看即知连字句都不通 。读来只能令人尬到一身鸡皮疙瘩 。如今大陆年青一代 。我至今没见证过有一位 。能将文言挥洒自如的 。倒是对岸 。个别“才俊”写得有板有眼 。一些骈文的函电、古文的公告、文言的报章 。彼地也是可以常常看到 。令人生发“礼失求诸”之慨 。不说普通人了 。现今985大学文史系教授 。又有几位能写得一手好文言呢?非妄自菲薄 。而是惨况如此 。
怎么能系统的学习文言文?

文章插图
记得前些年 。江浙某百年名校校庆 。其文学院院长 。也是鼎鼎有名的古典文学大腕了 。亲自出马写了一篇贺文 。可结果呢?短短1千多字 。从用词到意旨算掉牙不说了 。连出乖露丑处都比比皆是 。一腔热情只会换来笑话 。这荒芜状况 。你说如何教出古文英才?当今学界前辈中 。我所知道的 。也就陈永正、龚鹏程、项楚、刘梦溪、徐晋如、段晓华、刘宁诸位先生 。所写古文还是可以读的 。
至于有实力入《续续古文观止》的精彩文章 。至今应该一篇都没 。近几十年 。我们荣辱与共 。我们同病相怜 。全体交上鸭蛋 。
至于说 。我们这些穿牛仔裤、着短丝袜的现代人 。为啥还要回头学习古文 。疑问也必须得到理清 。
怎么能系统的学习文言文?

文章插图
我个人不是个复古主义者 。对所谓“国学”及当下“国学家”们 。一点好感都没有 。但是 。历来还是很主张 。凡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国人 。都有必要去多了解文言文、尽可能多读点古书 。甚至可以话都能试着写点古文 。“日暮涂远 。人间何世!将军一去 。大树飘零 。壮士不还 。寒风萧瑟” 。这些词句写得多好啊 。100个余光中200个余秋雨也写不出来啊 。怎么忍心说不要就不要了呢?难道真得登黄鹤楼时只能一声“靠”才时髦才摩登么?
我想 。系统学习文言 。归纳起来 。目的无非有二:一是读得懂古书 。二是进而写得了古文 。能读古书 。理由很浅白 。就是文化需要传承 。不能彻底断根 。不要最后落得跟韩国越南人一样 。看自家祖先留的东西剩下一脸懵逼不知所措 。这叫“数典而忘其祖” 。甚至是“自退为野人” 。也许是我个人偏见 。假设末世来临 。只能带走一两本书 。我就绝对不会拿上什么《汪曾祺散文》或《洛丽塔》甚至《红楼梦》 。而是会放上《庄子》《陶庵梦忆》之类古文 。这又不是有意有所轩轾 。而是出发点就很简单:无论任何门类国别的书籍 。都不如中国经典古文一样 。如此美好又如此耐读 。出门半生还如初见 。
怎么能系统的学习文言文?

文章插图
至于为何要学古文 。理由也很简单:对于任何中国写作者来说 。古文的那份高贵、典雅、庄严与精炼 。单单修辞术都是无可取代的 。优秀的文言文 。优雅精微 。曲深隽永 。那遣词造句 。那声韵律调 。是余韵不穷 。又庄严妙曼 。近乎美之极致 。有些人读来不自觉都会摇头晃脑 。古典文言 。处理素材的思路 。表达主旨的智慧 。安排结构的技巧 。精粹语言的功夫 。言在此意在彼之策略 。依然还是今人要写好白话文最好最深最厚的资源 。联系白话文写作 。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家文心 。完全可以借鉴并找到古人方法的门径 。从此照亮灵思的暗区 。让美好的文字汩汩而来 。
近代以来 。虽然白话文取代了文言 。但是一流的现代作家 。比如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汪曾祺沈从文乃至余光中张大春王鼎钧等等 。无一不是具备深厚的古文功底 。如今很多名作家 。读书太少学养过欠 。古典文学几乎就是文外汉 。写写诗歌写写小说还好 。但一操弄散文就马上露底 。那些白开水般毫无韵味、拖拖拉拉似漏气的汉语 。真是不堪卒读啊!文风 。太单薄粗粝了!
怎么能系统的学习文言文?

文章插图
当代负有盛名的中国作家 。从路遥到莫言 。从麦家到刘慈欣 。坦白说论“文笔”就是很差 。反正我是看不下去的 。尤其是散文集 。是他们才华不够吗?显然不是 。而是作为中国作家 。他们用中文写作 。却对汉语的前世今生所知太少了 。从遣词造句到语感意境都太断裂了 。有时甚至像一个老外在鹦鹉学舌 。如何不生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