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车把式”是个什么角色?为什么社员都很羡慕他?


在我东北老家的农村 。车把式 。就是生产队赶马车的 。也叫车老板 。那个时候 。我们那个生产队有三辆马车 。都是胶轮的 。三辆马车有三个车老板 。其中有一个是大老板 。大老板就是这三辆马车的头 。每天多得2个工分 。在春天种地 。夏天趟地的时候 。车老板就不赶马车了 。而是赶犁杖了 。用犁杖种地趟地!
一般时候 。一辆马车 。或者叫一挂马车 。也叫一驾马车 。是用三匹马拉车的 。如果车上拉的东西多了 。就在外套再加上一匹马 。就是四匹马拉车了 。在东北农村有那么一句话 。里套骡子外套马 。因为骡子负重能力、拉力能力都强 。所以一般马车上都有一个骡子或者两个骡子拉车的 。驾辕的马更是身强体壮最好的儿马 。儿马也就是公马!
赶马车的车老板 。主要是喜欢摆弄马的人 。只要你喜欢摆弄马 。都能当上车老板的 。其实 。赶马车的人也很辛苦的 。也并非是其他社员都羡慕的 。那个时候的农村道路 。都是土路 。夏天下雨就是泥水路 。冬天下雪就是冰雪路面 。马车陷在泥水里打误 。马车在冰雪路面上翻车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 。赶马车也是有危险的 。我们生产队原来有一个大老板 。赶车翻车时 。曾经把自己的腿压断 。虽然后来也算治好了 。但是这条腿也就变瘸了 。成了终身的残疾!
所以呀 。生产队时期的车老板 。不但要赶马车 。还要装车卸车的 。他赶车的活不但不轻松 。也是很累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其他观点:
“把式\"是老百姓喜欢使用的大众词汇 。其原义相当于行家和近来常见于各种媒介的专家 。车把式就是大众对那些使用役畜水平很高人士的肯定性评价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数千年时段里 。借畜力为人类生产、生活包括娱乐服务是司空见惯的 。也可以说是须臾不能离开的 。牲畜无疑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中国如此 。外国也差不了多少 。
远的不说 。就说生产队时代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部胶轮大车 。这部车要把大量的生产资料送入田间;要把全年的劳动产品拉进村庄;要为全队的农户拉回御冬的煤炭:要为结婚的男子接回新娘;要将村人送进城里购物……反正是要为全队百姓承担全方位的服务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可这部大车不同于如今的大卡车 。它要由四头牲口在一人的指挥下来完成这繁重复杂的重任 。在这其中 。牲畜固然重要 。驾辕的骡马必须身强力壮 。能够担当主角 。拉套的马驴要能听从指挥 。当好配角 。而总指挥就是赶车的人 。一根鞭子 。一把套绳 。一套口语 。合在一起 。指挥牲口完成前进、转弯、后退、上坡、下坡等任务 。难度异常大 。
可见 。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这个角色的 。不能说是千里挑一 。起码也是百里寻娇的 。所以 。他们在生产队挣得工分最高 。待遇也最好 。人们能不羡慕吗!车把式乃是人们对他们最真诚的爱称 。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当年千千万万的车把式 。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使用牲畜的技艺也几乎失传 。但做为过来人 。我还是很敬重他们!
其他观点:
【生产队时期,“车把式”是个什么角色?为什么社员都很羡慕他?】生产队的赶车人俗称车把式 。首先得有一把好身板 。装车卸车得有技术 。对驾车生畜脾性也有了解 。农闲时搞副业拉运输除了挣工分还有八毛到一元现金补助 。社员们羡慕他们也就是搞副业时有点现金补助 。实际出力气赶趟数一点也不轻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