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都不可能晋升中将 。如果一定要在三人中找一个出来 。孔捷有一点点希望 。前提也是他要会站队 。
1955年第一次评衔时 。有两条指导性意见 。
“授予军官军衔时 。一般不得高于编制军衔 。但可低于编制军衔一级至两级”;
“一般以不低至其编制军衔三级为原则” 。
这就导致了实际军衔与编制军衔脱节 。实际军衔普遍低于编制军衔一到两级的现象 。当时全国在编的军长和军政委一共有66人 。但被授予中将军衔以上的只有8人 。占比只有12% 。李云龙、丁伟、孔捷的少将属于正常情况 。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文章插图
1956年11月 。国防部发出《关于严格控制提拔干部的通知》的文件 。
随即干部军衔的晋升基本停止 。也就是说1955年授什么衔 。以后基本就不晋升了 。事实上也是确实是如此 。1955年授少将军衔的人 。截止到1965年取消军衔 。没有一个晋升为中将!仅在1956年和1957年补授两名中将 。注意是补授 。不是晋升 。
所以 。不管李云龙、丁伟、孔捷有多大的能耐 。截止到1965年取消军衔为止 。他们都不可能授中将 。因为这是国防部的政策 。
原著中李云龙后来自杀 。丁伟失踪 。只有孔捷还在军长任上 。孔捷升中将的唯一可能性就是熬到1988年复评军衔 。仍然在现役服役 。比如: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文章插图
(张伯祥少将)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文章插图
(张伯祥中将)
张伯祥中将 。1964年授少将 。1988年第二次评衔授中将;
还有李曼村中将 。1955年授少将 。1988年第二次评衔授中将 。
1955年的少将 。在1988年升中将以上军衔的有几个人 。虽然不多 。但是也有 。而且 。孔捷在129师混过 。曾经是邓政委的人 。只要他会站队 。88年复衔有一点点希望 。
最后说一点很现实的问题---年龄 。
1988年第二次授衔 。年纪最大的是洪学智上将 。1913年出生 。就算李云龙没死 。丁伟没失踪 。他俩也不可能熬到第二次评衔 。因为年龄是他们俩最大的瓶颈!李云龙也说过 。他当兵最早 。孔捷当兵最晚 。也就是说李云龙的年纪最大 。孔捷年纪最小 。
李云龙参加过1927年的黄麻起义 。他最晚也是1910年左右出生的人 。17岁参加革命 。丁伟和他同岁 。所以也是1910年左右的人 。熬到1988年恢复军衔 。他俩都已经78岁了!比洪学智上将的年纪还大!怎么可能还在现役服役?
所以他俩完全没可能授中将 。因为年纪太大了!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 。要分两种情况 。1955年直接授中将和从少将再晋升中将;
先说第一种情况:1955年直接授中将军衔 。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文章插图
在抗日战争时期 。这六位有4位是八路军主力团的团长或者参谋 。
陈康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范朝利是129师385旅769团参谋长 。跟陈锡联团长一起夜袭阳明堡战斗;张天云任115师344旅687团团长;刘金轩任129师385旅769团参谋长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文章插图
在这六位面前 。就李云龙 。孔捷 。丁伟“野鸡”团长的身份 。怎么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们三位任职团长的部队“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 。都是八路军自己扩编出来的团 。跟八路军主力团不是一个级别 。(说句夸张的话 。他们算是八路军中的二流部队) 。
所以 。李云龙 。孔捷 。丁伟三个人 。根本没有机会授予中将军衔!
再说第二种情况 。从少将再晋升中将 。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文章插图
而到1988年 。曾重新评级 。可以晋升为中将 。在小说中 。此时李云龙已经自杀 。丁伟也失踪了 。只剩下孔捷 。孔捷要是能活着 。并在职 。真有可能会被授予中将军衔 。
抛开实际 。我觉得丁伟最有机会授予中将军衔!
《亮剑》铁三角谁最有可能升为中将?

文章插图
而丁伟不一样 。他有文化 。他写的论文《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 。水平高于李云龙的《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和孔捷《 战略合围与向心突击》 。尤其是 。他指出“今后苏联很可能是对中国最构成威胁的国家” 。就冲着孔捷的文化水平 。和高远的战略眼光 。三人中 。丁伟最配的上中将军衔!
丁伟还有一个加分项 。曾任北京军区参谋长 。天子脚下做官 。那可不一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