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分布胸胁 太阴湿土主气 厥阴为三阴之尽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 源,而冲脉为血海,隶属 阳明,凡属脾胃虚弱.,气 血不足而致月经不调者,每用调养脾胃,建其中气 而收功 。又妇女经前呕 恶,头晕目眩,如坐船中,多因水饮不化,停聚中 外浊气上逆而致,常用 温中化饮、降逆止呕之 法,如吴茱萸汤之类治 之 。胃为燥土,以和降为 顺,如产后恶露不尽,,瘀 血内阻,以致胃失和降 而燥实发热,大便不通,少腹硬痛者,亦可用桃 核承气汤泄热通便、活 血化瘀之法,从而收到 大便通、瘀血尽之效 。总 之,“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不论阳明之 燥热或虚寒,均可导致妇 女的病变 。
少阳分布胸胁,位居 半表半里,以口苦、咽干、 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脉弦等为主要表现 。由于 少阳与厥阴风木相为表 里,内寄相火,故论中有经 水适来适断,邪热内人血 室,与血相搏,因而用小 柴胡汤和解少阳,或针刺 期门,以泻肝经之邪 。在 临床中,凡是经行前后不 定,胸胁苦满,**胀痛,或经行之时头晕目眩,乍 寒乍热如疟状者,常用和 解少阳、调理肝气而收到 预期的效果 。总之,少阳 主枢,能开能阖,凡半表 半里,寒热错杂,虚实互 见之病变,均可用和解之 法,故小柴胡汤不仅为少 阳病立,亦为其他杂病之 宗方 。
太阴湿土主气,病变 为中焦虚寒,故呈腹满而 吐、食不下,甚者腹痛、自 利等一派阳虚寒盛、水湿 不化的虚寒证 。太阴内含 脾、肺两脏,脾肺气虚,不 能宣化水湿,则不能食而 带下绵绵;脾虚不统血,则导致月经过多,甚或崩 漏;脾虚不升,则有胎漏 之虞 。故健脾调经,温中 止带,益气安胎,均为临 床常用之法 。总之,妇女 以血为本,但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太阴主内,为 阴中之至阴,主运化水谷 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妇女 经、带、胎、产的病变,多 与脾虚不运不升有关,故 从太阴论证,从脾土论 治,是极为重要的 。邪入少阴,总的来 说,属全身性虚寒证,以 无热恶寒、但欲寐、脉微 细等为主要表现 。21nx.com但少阴 内含心、肾二脏,兼水火 二气,故亦有“心烦、自 利、呕渴”等的化热证 。肾 为作强之官,为先天之根 本,肾气盛则太冲脉充 盈,任脉通畅,月事以时 下;反之,肾气亏损,则经 闭不行或崩中漏下 。肾主 水,为封藏之本,肾阳虚 衰,则水湿不化而形成湿 浊带下,在孕妇则有堕 胎、小产之变 。心为君主 之官而主血脉,《素问·评 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 。胞脉者,属心 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 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 事不来也 。”心阳虚弱,不 能生血通脉,则有经闭不 行等之变 。总之,少阴为 水火之地,证多寒热夹 杂,其病变多在心肾二 脏 。肾藏精,心主血,精血 互化,妇女以血为主,其,经、带、胎、产的病变,均 与心肾有关,故常用温肾 扶阳或养血宁心之法 。
厥阴为三阴之尽,是 风木主气,其见症以厥、 利为主,厥有脏厥、蛔厥、 寒厥、热厥之分,利有热 利、寒利、厥热下利之别 。厥阴内含肝和心包,肝藏 血而主升发,心包平时代 心行事,病变时代心受 邪 。肝失疏泄,心神抑郁,均能导致月经、胎产等的 病变,如肝血不足,则胎 痿不长;心神抑郁,则月 事不行;产时出血过多,精明失养则有血晕、郁冒 等之变 。总之,厥阴是阴 尽阳生,证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情骤急而变 化多端,故仿其法以治妇 女虚瘀并见的产后病或 变化无常的月 经病,均收到满 意的效果 。【少阳分布胸胁 太阴湿土主气 厥阴为三阴之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