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系列中最吓人的是哪一部?


《鬼吹灯》系列中 。在正经八百的叙述里只让我觉得紧张刺激和好奇有趣 。倒是几个番外篇让我感到了害怕 。

《鬼吹灯》系列中最吓人的是哪一部?

文章插图
都讲一个有贪心的人(王生贪色 。胡国华贪财)经受不住诱惑 。被女鬼挖去心肝 。最后被道士搭救的故事 。
坦白的讲 。小时候我看完那本六十四开的小人书后 。即使白天 。一个人也不敢待在屋子里面 。晚上更是不敢乱跑了 。那时候农村经常停电 。村里那种拐弯抹角的地方又多 。看到黑影重重就联想到有没有一个张牙舞爪的厉鬼正躲在那里 。头皮发麻啊!
这种感觉直到初中读了寄宿学校才逐渐消失 。而白纸人又勾起了我的这种感觉 。那时还在当兵 。连续好几个晚上不敢独自去厕所……
《鬼吹灯》系列中最吓人的是哪一部?

文章插图
大多数土生土长在农村的外婆都没念过几天书 。但是她们肚子里的故事都很多 。甚至多到可以出一本故书集 。而这其中大多数就是鬼故事 。
一般都是在夏日的傍黑儿 。没电 。这个外婆就给一个或一堆小孩子讲什么和蔼可亲的外婆其实就是大灰狼了 。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爷爷其实是个黄鼠狼精了 。他给你的糖块就是癞蛤蟆或者死老鼠变得了这些故事 。这给幼小的心灵中带来的恐惧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
《鬼吹灯》中辽国老太后的故事就是这样 。而且更甚的是 。最后的情景像是群魔乱舞 。一群人跳着跳着头都掉下来了 。身子却还在扭动……
《鬼吹灯》系列中最吓人的是哪一部?

文章插图
在藏族传说中 。这个大凤凰寺是乾隆年间为了镇压魔国的妖后建立的 。因为来这个地方的人或牲畜经常莫名其妙的失踪 。而建成后似乎效果也不佳 。逐渐就荒废了 。
最近又接二连三出现了这种现象 。牧民向当地驻军报告了这一情况 。事情紧迫 。连长等不及上面的援军 。就带着胡八一等七人去了 。
在月色如洗、大雪纷飞的天气下、在荒草甸子包围的荒庙中、狼群、敌特、达普(那种可以瞬间引燃全身的邪恶精灵) 。还有那只不知什么时候就冒出来 。能把人畜吸成干的 。如车轱辘般的青色巨手碰撞在一起 。惊心动魄中看得后脊梁发凉……
当然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对于恐惧也应该如是 。我觉得恐惧的 。并不见得你也是 。所以这些只代表我的个人体验 。总体而言 。我认为《鬼吹灯》是一部很有趣的书 。我读了三遍 。
其他观点:
【《鬼吹灯》系列中最吓人的是哪一部?】个人认为 。《鬼吹灯》中最吓人不是具体哪一部 。而是亦真亦假的叙事风格、穿插其中的各种民间传说和对环境氛围的侧面描写 。
民间传说让人真假难辨;氛围侧写给人很强的心理暗示 。
《鬼吹灯》系列中最吓人的是哪一部?

文章插图
人点烛 。鬼吹灯 。
汉代陈琳著《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置发丘中郎将 。摸金校尉 。所过隳突 。无骸不露……”
仅从陈琳的檄书来看 。摸金校尉一职 。确有其事 。而且呢 。《鬼吹灯》这本书中 。对于盗墓的过程 。描写的非常详细 。仪式感极强——
但凡开启大墓 。东南角必须点燃一支蜡烛 。严格遵守“鸡鸣灯灭”不摸金的祖训 。
综上 。不难看出:摸金校尉一职 。有一定的历史依据;胡八一等人 。是这个流派传承千年的继承人;他们秉承“盗亦有道”的职业操守 。仪式感极强 。
整部《鬼吹灯》全篇贯穿着这种亦真亦假的叙事风格 。让人真假难辨 。很难怀疑其真实性 。
(比如:日军军事基地是真 。枯槐镇冤魂是假;献王是真 。精绝女王是假;云南天坑、溶洞是真 。虫谷是假;鱼骨庙是真 。“龙王爷”是假……)
当你相信了摸金校尉的身份 。就顺带相信了这群“手艺人”可能会有自己的传承;当你相信了东南角的蜡烛 。潜意识里就认为墓葬中确实有鬼……
这是一环套一环的递进式心理暗示 。是作者运用自己的文字 。让读者自己骗自己的过程 。手段十分高明!
《鬼吹灯》系列中最吓人的是哪一部?

文章插图
各种传说先入为主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山海经》、《搜神记》、《梦溪笔谈》等志怪小说流传千年 。很多民间传说耳熟能详 。这为《鬼吹灯》这部小说的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创作土壤 。
比如说“鬼打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