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余华英今受审:供称卖私生子后,又陆续拐卖十多名儿童

余华英近照
王梅花(化名)说,她不会参加她母亲余华英拐卖儿童案的庭审 。
今年将满60岁的余华英是个“人贩子” 。根据检方指控和此前判决,1993年起,她陆续伙同丈夫王某文或情夫龚某良拐卖13名儿童 。这些儿童均被从西南地区拐卖至河北邯郸 。
2000年 , 余华英曾因涉嫌拐卖儿童被抓 。当时 , 余华英被邯郸市公安局刑事拘留两个月后释放 。2004年,她在云南再次作案时被抓 。彼时,她和丈夫均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以假身份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服刑期间,余华英获减刑三年 。出狱后,余华英一直无事,直至曾被她拐卖的杨妞花找到亲生姐姐后向警方反映了情况 。

“人贩子”余华英今受审:供称卖私生子后,又陆续拐卖十多名儿童

文章插图
不少寻亲者聚集在法院门口
7月14日,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在贵阳市中院开庭 。不少寻亲者聚集在法院门口 , 希望能找到线索 。
今日(7月14日) , 贵阳市中级法院将公开开庭审理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一案,此次余华英被指控拐卖11名儿童 。澎湃新闻了解到,余华英曾供述她初次作案是在1992年卖了自己的私生子,这个孩子目前尚未找到 。检方最终未就此起诉,有律师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证据方面未达到起诉条件,也可能是因为过了追诉期 。
开庭前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前往重庆大足、河北邯郸等地,采访了余华英的近亲属、邻居和被她拐卖的受害者 , 试图呈现一个“人贩子”的犯罪之路 。
余华英和王某文在村里的第一处房屋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王鑫 图
供述称首次作案是出卖私生子
余华英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人 。1963年12月29日 , 余华英出生在当地一户普通人家 , 排行老四 , 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
余华英小学读到二年级时母亲去世 , 随后便辍学回家务农 。她17岁那年,父亲去世 。1984年,时年21岁的余华英在云南大理游玩时结识了重庆大足籍男子王某文 。后两人结婚,王某文把余华英带回了老家 。在大足,余华英重新办理了户籍,并拥有了以“510230”开头的身份证号 。
1987年1月,刚满23岁的余华英生下女儿王梅花 。“两口子都不是勤劳、肯吃苦的人,王某文还在外面搞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在同村村民眼中,夫妻俩的风评并不好 。
1992年,王某文涉嫌盗窃被抓,余华英母女俩断了生活来源 。为了生计,余华英把王梅花交给王某文的哥嫂抚养,自己则前往县城的一家面馆打工 。打工期间,余华英结识了人称“龚木匠”的龚某良 。
龚某良比余华英大20岁 。彼时的龚某良和余华英一样,都有家庭和子女 。余华英在没有与王某文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龚某良同居,并产下一名男婴 。
据余华英供述,当时两人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抚养这个孩子,加上是私生子,两人商量着把男婴卖掉 。在龚某良的运作下,男婴被带到河北省邯郸市某村一个叫王某付的人那里,王某付又将男婴转卖 。龚某良和余华英由此获得数千元报酬 。
自此之后,余华英开启了长达11年的拐卖儿童犯罪之路 。
“人贩子”余华英今受审:供称卖私生子后,又陆续拐卖十多名儿童

文章插图
余华英和王某文在村里修建的第二处房屋,因多年无人居?。?已荒废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王鑫 图
持续多年的“生意”:陆续拐卖13名儿童
起初 , 余华英和龚某良合伙作案 , 他们租房后和邻居套近乎,物色拐卖对象 。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余华英甚至带着女儿 。
据检方指控,从1993年到1996年,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 , 余华英和龚某良一共拐卖了来自多个家庭的11名儿童 , 其中有3对是姐弟或兄弟:1993年1月,两人在贵州遵义火车站附近将6岁的小A拐走;同年8月,两人又在遵义将小B和小C兄弟俩拐走;1994年,两人在贵州省都匀市白子桥附近将小D拐走;1995年7月,两人在都匀市小围寨附近将小E和小F兄弟俩拐走;1995年冬,两人来到贵阳,将5岁的杨妞花拐走;1996年7月,两人又回到都匀,在西园村小河边将小H和小I姐弟俩拐走;同年10月,两人在贵阳市东山仙人洞路口附近将小J拐走;随后,两人回到重庆大足,将小K拐走 。
“1995年,父母在贵阳打工,租了一间房,我们一家人就住在那里 。”杨妞花回忆,那一年,隔壁搬过来余华英“一家三口” , 一来二去两家人逐渐熟悉 , 她和姐姐还经常跟余华英女儿王梅花一起玩耍 。在获得她父母信任后 , 余华英以带她去买织毛衣的签子为由将其拐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