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的两个概念 。那么什么是致良知呢?
一
用王阳明的话来讲 。就是致吾心之良知 。因为我还没觉得良知 。其实每个人都有 。但是呢 。很多人的心事呗 。欲望所蒙蔽了 。因此才需要致良知 。
那么良知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有一天一个小偷去王阳明家里去偷东西 。结果被抓到了 。那么王阳明呢 。就想教导他 。让他改邪归正 。但是这个小偷说:我已经无药可救了 。我已经坏的非常的彻底 。我知道你很有学问 。但是你告诉我 。我的良知在哪里?
这时候王阳明就说:那既然你没有良知 。你是否可以当着大庭广众之下把衣服脱光?
小偷一听震惊了 。这件事情他实在是做不出来 。这个时候王阳明就告诉小偷 。这就是你的良知 。
良知出自《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通俗的理解 。良知就是不用思考 。是人的一种道德本能 。那么良知到底有什么用?王阳明就说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情的对错 。知晓人心的善恶 。
二
我们都知道良知是一件非常好的东西 。但是如何做到的?这其实就是王阳明所提倡的 。知行合一 。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还是讲个王阳明的原文案例 。
王阳明说过这么一句话 。知为行之始 。行为知之成 。怎么理解呢?王阳明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他说一个人是否真的孝顺?不在于他嘴上讲的多好听 。知道多少大道理 。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有这么一颗孝顺的良知之心 。一个真正孝顺的人 。首先是要有一颗孝心 。然后可以实际的去孝顺自己的父母 。而不只是嘴上说说 。
通俗的说 。嘴上说说 。能不能成为知行合一 。只有心灵有 。然后能切实的去落实 。那么这种行为才能称之为知行合一 。能不能再孝顺父母是如此 。在做学问也是如此 。
但是很多人把知行分开了 。所以王阳明说 。知行本是一体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同样一个人想致良知 。那么主要方法正是知行合一 。
更多国学精彩文章 。敬请微信关注:guiguzi7619299 。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一、“良知”是阳明的本体论
良知学说发端于孟子的“性善” 。孟子说人性本善 。所以人要做的就是“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这一点 。也就是陆王心学学术渊源的起点 。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阳明从孟子性本善的角度提出了良知 。这个良知每个人都有 。是不需要以经验为基础的(“以良知指示至善之本体 。故不必假于见闻”——王阳明) 。因此是先验的 。这一点就和程朱理学不一样 。
程朱理学实践的是一套经验主义途径 。朱子在实践论是:先“即物”穷理(先“分殊”) 。然后“致知”(再知“理”) 。日积月累“豁然贯通”(再贯于“理一”) 。最后才达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最后圆融于“心”) 。
二、“知行合一”是阳明的实践论 。但王阳明本人也对此十分矛盾
其实早在阳明之前 。程朱理学就提出了“涵养须用敬 。进学则在致知” 。这涵养就是宋明理学所谓的“德性之知”或曰“尊德性” 。这“进学”就是宋明理学所谓的“闻见之知”或曰“道问学” 。
但在程朱理学那里“敬”(尊德性)是第一义的 。“学”(道问学)则是第二义 。他们“详于论敬 。而略于论学”也就不足为怪了(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 。因此 。程朱虽然同说“涵养(用敬)”和“进学(致知)” 。但因宋明理学的基本底色是义理之辨 。这使得他们在实际操作中 。必然重“德性之知” 。而轻“闻见之知” 。
如程颢、程颐:
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德性之知 。不假见闻 。——程颐、程颢《二程遗书》
回到阳明这里 。
因为王之前的宋明理学都侧重于“德性之知”的义利之辨 。而忽略了“闻见之知”的“道问学” 。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实际上是重申程朱理学的“涵养须用敬 。进学则在致知” 。
但是 。值得注意的一点 。阳明虽然提出了“知行合一” 。但他本人却仍然表现出重视“知”而轻视“行”的一面 。这是有宋明理学倾向于义利之辨的底色 。和陆王心学传统所决定的(阳明说“专求见闻之末 。而已落入第二义”) 。如:
推荐阅读
- 隔夜西瓜切掉一层能不能吃了
- 36岁男人,还在打工,看不到未来,该为以后的生活做何打算?
- 王阳明的心学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水浒传》作者的简介 水浒传作者的简介是什么
- 吃龟苓膏会不会长胖
-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0字
- job怎么读英语 job怎么读英语自母
- 费了五年时间,自己成丐,还最后落得负债二十万,作为四十岁的女人该怎么办?
- 问渠怎么读 问渠怎么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