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开心麻花系列电影有何评价?


目前的大陆喜剧 。可说有两大派系分庭抗礼 。
一个 。是徐峥宁浩的黑色幽默派 。
其创作风格 。是把搞笑当作外衣 。实际去表达深层的人性 。
换句话讲 。作品看似是喜剧 。本质上其实偏于悲剧 。
另一个 。是沈腾等人的纯粹喜剧派 。
其创作风格 。也表达深层的人性 。但并不偏离搞笑的主旨 。
换句话讲 。作品看似是喜剧 。本质上其实还是喜剧 。
今天 。沈腾等人凭工匠般的喜剧精神 。再一次让我笑出猪叫 。
由他们的舞台剧改编而成的电影 。好看!好笑!毕竟各种笑点和“包袱”已经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观众的肯定 。加上沈腾、马丽等舞台剧出身的演员 。驾驭剧情和角色早已炉火纯青 。搬上银屏自然受欢迎 。
期待他们能够继续推出更好的作品来带给观众

你对开心麻花系列电影有何评价?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不可否认 。开心麻花四个字像是金牌匾 。是一种保证 。无论影片的故事有无逻辑性哪怕是低俗无耻 。但只要有沈腾 。艾伦 。马丽 。等一系列“麻花演员”甚至只要是开心麻花出品 。它都能收获过亿的票房 。
看看史上最差的一部《李茶的姑妈》也揽获了2.6亿 。
其实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已趋近模式化 。
他们对当代观众的笑点以及整个喜剧片市场的走向是心里有谱的 。毕竟磨了几年的舞台剧剧本通过观众的反应也知道有几分含金量 。
中国喜剧在港产末班车结束后几乎处于断代的情况 。似乎有一种时代飞速发展 。而文化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
我们始终找不到一种适合的喜剧模式 。也就是没有符合当下语境的喜剧 。就像当时港产喜剧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时代的产物 。
直到2012年泰囧的全民皆欢 。2014年喜剧类综艺逐渐铺开 。以及屌丝男士 。极品女士的火爆 。都能看出来喜剧在近年来获得爆发性发展 。
2015年 。《煎饼侠》、《万万没想到》、《夏洛特烦恼》彻底为中国喜剧杀出了一条血路 。
也正是这一次 。开心麻花看见了“未来” 。
他们知道 。得屌丝者得天下 。这一刻不管是唯中产阶级论或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真理至上论 。全都败下阵来 。屌丝!只有屌丝才能真正的主宰着这个空前绝后的商品社会 。
但是!《夏洛》之后开心麻花之后的作品都处在两极分化状态 。
《羞羞的铁拳》和《李茶的姑妈》都是性别错位 。没有新意 。而且《李茶的姑妈》和《西红柿首富》甚至偏向了国产山寨味三俗喜剧 。包括人物、服化道 。画面等等 。
开心麻花在走下坡路是肉眼可见......
但背后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 。
可能是观众在通过网络接收各式各样的爆笑内容后审美提高了 。对于电影的一个艺术标准提高了 。
而且开心麻花的电影 。始终都未摆脱“舞台”的限制 。创作者没有打破“舞台”思维惯式 。演员夸张的肢体动作在话剧舞台上恰到好处 。但到了大银幕上则容易被放大 。导致过于浮夸 。令观众感到尴尬 。这一点《李茶的姑妈》中黄才伦的演技就能证明......
我前面提到了开心麻花的创作趋近模式化 。甚至有点依法炮制的意味 。好像做一部就赶紧收一部的钱 。
说到底 。。开心麻花肯定没“死” 。手头上还有《乌龙山伯爵》和《索马里海盗》等王牌剧目还没有拿出来 。也不知道会改编成什么样 。
其他观点:
第一次看到开心麻花成员是在央视的一个小品大赛上的作品《落叶归根》中 。表演者有王宁、常远、艾伦 。故事是讲一个遗产继承者买坟的事儿 。当时看的时候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这个小品 。真的很逗!
为什么要和大家先提小品 。首先大家在不了解他们电影之前是因为小品所熟知的 。这个团体连续几年登上春晚的舞台 。从王宁、艾伦、常远的《大城小事》到与蔡明合作的《天网恢恢》 。再到沈腾、马丽的经典小品《扶不扶》 。这些作品都为之后他们的电影作品奠定了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我认为后面参加的《欢乐喜剧人》中的小品 。就已经开始有了他们电影风格的影子 。这些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 。语言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表演充满活力 。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通过演小品的经验为基础 。他们的电影自然也传承了这些小品的风格特点 。可以说是超长版的小品 。
你对开心麻花系列电影有何评价?

文章插图
电影作品的第一枪《夏洛特烦恼》非常成功 。好评如潮 。成为了当年电影中的一匹黑马 。随后我看过的的还有《羞羞的铁拳》以及刚刚上映没多久的《西虹市首富》 。都获得了大众的好评 。这些电影在内容上的套路都是抛出了一个奇思妙想的事件 。比如穿越回过去、性别互换以及突然变的富有等 。这些想法有时候是在大家日常生活中脑子里闪现过的一个念头 。而他们做的就是将这个不可能的念头在电影中变成现实 。这种情节其实很像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 。只不过在开心麻花手里把故事变成了\"低配版\"的超级英雄情节 。这样电影就变的又有趣搞笑 。同时又很接地气 。比如在之前刘德华和巩俐的电影《我知女人心》中其实也用过类似的手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