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为什么不怕如来,他真正的师父是谁?( 三 )


两猴相争 。瞒天庭 。闯地府 。见观音 。上灵山 。震惊三界 。
大闹天宫时 。孙还只是个愣头青 。为大闹蟠桃会曾付出了500年的岁月来作为代价 。
如今闹三界 。孙打着平乱的旗号 。即便是闹到如来面前 。他也占着理 。他最终的目的是要得到公平 。
他是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也是他 。他勾划掉了生死簿 。掩盖了真相 。如今只需要借助其中的一个名字 。就能理直气壮地与如来谈条件 。他早已不是那个无知者无畏的齐天大圣!
孙知道 。取经路是太上老君与如来花了500年布的局 。玉帝还友情客串了一回 。这绝对不容有失 。所有的考验 。都是为了磨灭唐僧的七情六欲 。他敢棒打是非不分的唐僧 。底气就在这!
只有唐僧四大皆空 。佛心稳固 。不再沉沦于凡尘之情 。才会最终见佛见心 。如若不然 。一步一阻 。何年是个头?再说了 。取经向西不成 。向东亦可!
如来说出两猴乃是“二心竞斗”之时 。其实已经看出了真相 。也明白了孙的用意 。为了取经路不再出现师徒不睦的场面 。一方面答应孙“功成归极乐 。汝亦坐莲台” 。另一方面派观音去训责唐僧 。“须得他保护你 。才得到灵山 。见佛取经 。再休嗔怪 。”
至于六耳猕猴 。在如来揭开钵盂时就被孙打死了 。如来念了声“善哉” 。为孙除恶心存佛体叫善;孙则是以死无对证来掩住众口 。
毕竟大家演戏都累了 。观音念咒那是真的疼啊!
二心闹三界 。师徒、师兄弟生二心是诱因 。“人有二心生祸灾 。天涯海角致疑猜”;贪心不足是推手 。“欲思宝马三公位 。又忆金銮一品台”;有劳无功是主导 。“南征北讨无休歇 。东挡西除未定哉” 。种种不平之下 。孙的野性之心化成六耳猕猴大闹三界 。要向如来讨个公平 。最后如来令唐僧思过作为结束 。“禅门须学无心诀 。静养婴儿结圣胎 。”
既然六耳猕猴与孙一体 。不管六耳猕猴是身外身也好 。是猴毛变得也罢 。他的师父不就是菩提祖师吗?
是也不是!

六耳猕猴为什么不怕如来,他真正的师父是谁?

文章插图
六耳猕猴的师父
菩提祖师身兼儒道佛三家之长 。身份成谜 。有老君说 。有如来说 。还有观音说 。但我认为都不是 。而是另有他人 。乃是灵山三大尊之一的末来佛——东来佛祖弥勒佛 。
“极乐场中第一尊 。南无弥勒笑和尚” 。极乐场指的便是弥勒佛所在东方兜率净土 。他在西方灵山排位第三 。在东方净土却是万众瞩目的第一尊 。
为什么说弥勒是菩提祖师呢?
菩提祖师除了孙外 。好像没有其他弟子出现 。这很不科学!
孙胆大妄为 。抢过玉帝的位置 。骂过观音 。尿了如来一手 。敢化身为六耳猕猴棒打唐僧 。组新队去西天取经 。作为他的师兄 。不可能都是默默无闻的人!
同样胆大包天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东来佛祖的司磬弟子黄眉童儿 。
黄眉童儿幻化小西天 。变身如来 。让孙等人下跪行礼 。而且口气极是狂妄 。以斗作赌 。他输了便放唐僧西行 。他若赢了 。他组队去见如来成正果 。
六耳猕猴与黄眉童儿果真是一家人啊 。一言不合自个儿去西天取经 。强买强卖 。不干就打死你!
如若斗得过我 。饶你师徒 。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 。将汝等打死 。等我去见如来取经 。果正中华也 。
熟读《西游记》的人该记得黄风岭的黄风怪 。就是那只被灵吉菩萨收去的黄毛貂鼠 。一个是黄眉 。一个是黄毛 。没点联系说不过去 。
当然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黄风岭上那位老人 。
这位老人干了件很牛的事 。劝唐僧别去西天取经了 。该往东去 。“去不得 。西天难取经 。要取经 。往东天去罢 。”
东方极乐世界便是东来佛祖弥勒的道场!
并且让唐僧等人遇到困难 。不妨再回茅舍 。其实暗指只要唐僧回心转意 。东方极乐世界的大门会为他永远敞开!
孙答得妙 。“我们出家人 。不走回头路” 。实则否定了东行之路 。只是孙聪明了一世 。糊涂在了一时 。
一个凡人 。敢骂孙 。讥讽他“为拐子脸、别颏腮、雷公嘴、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魔鬼” 。并且话中套话 。由“有些手段”再问到“你家居何处?因甚事削发为僧?”
这是在刨孙的家底了 。
手段是在方寸山三星洞学的 。削发为僧落法名是菩提祖师办的 。孙得意之时 。会不会全盘托出这段经历呢?
孙吹嘘了半天 。一字不提拜师的详情 。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因为菩提祖师将孙赶出去时严禁他提及师门 。否则将他“剥皮锉骨 。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 。万劫不得翻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