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赶鸟节的传说 瑶族赶鸟节的传说分析( 二 )


大女地扛着犁耙,到平原耕耘 , 生儿育女 , 繁衍成汉族 。二女儿挑起一担书走了 , 与子孙形成壮族 。三女儿拿着小米、锄头到山里开荒种地,安居乐业,成为瑶族祖先 。三女儿留在了密洛陀的身边,她拿着稻谷种子和锄头,在山里开荒 。通过小女儿的辛苦劳作,一片片的荒山都变成了田地,庄稼结出累累硕果,过着安稳美好的生活,繁衍后代,最后形成了瑶族 。族民的生活过的非常悠闲自得 。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顷刻间籽粒饱满的果实被鸟兽、地鼠份食殆尽 。密洛陀在女儿危难时鼓励她:“天空难免出现乌云 , 生活也会遭受挫折 , 狂风吹不倒劲松,困难吓不倒勤劳的人,只要勤奋耕耘,生活是会幸福的 。”并给了她一面铜锣和一只猫 。
来年,庄稼长势更加喜人,她敲响母亲给的铜鼓,惊走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夺得了丰收,为报祖娘养育之恩,姑娘带着丰盛的礼物于五月二十九日为母亲祝寿共庆丰收 。从此,瑶族人民将祖娘生日作为庆丰收的节日 。
3、瑶族的赶鸟节是几月几日瑶族的一年一度的赶鸟节一到,不管晴天还是雨天周围的瑶族同胞们就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 。那么,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瑶族的赶鸟节是几月几日 。
问:瑶族的赶鸟节是几月几日?
答:农历二月初一 。
“赶鸟节”,即瑶族的“赶鸟节”,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一 。赶鸟节有着近千年的历史 。相传很久以前,瑶山鸟害为患,早春作物尚未破土出苗,就被群鸟所糟蹋 。一对勤劳聪慧的瑶族男女青年,于农历二月初一走上山坡,用悠扬悦耳的歌声陶醉了鸟儿 。此后,鸟儿再也不犯五谷了 。于是,瑶胞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定为赶鸟节 。
到了这一天,不管天晴下雨,方圆五、六十里的山寨男女青年,穿上一色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民族服装,扎着彩色的头帕,套着绣花的鞋袜 , 撑着青布洋?。?一群群,聚会山头 。
对男对女,或四男四女,对坐于青草坪、岩头上,或依偎茶树蔸、松树下,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从日出到月升,渴了 , 喝一捧清泉:饿了 , 吃几个粑耙 。鸟雀忘了归巢 , 唱歌人不想回家 , 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 , 他们才男送女 , 女送男、送过岭,送过山,送一程,唱一段,快进寨门了,才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分开 。
这一天,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寻找知音;老年人便在家里,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 , 捏成铜钱大小 , 戳在竹枝枝上,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耙”,任邻居小孩们取食 。说是乌雀啄了耙粑,就会把嘴壳粘?。僖膊换嵩闾N骞攘?。到了晚上,耕山人过寨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耙”,希望有个好兆头 。
4、独具特色的瑶族传统节日“赶鸟节”瑶族的赶鸟节是瑶族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瑶族的特色节日,赶鸟节当天,瑶族的人民要做粑粑,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等等 。赶鸟节也是瑶族众多节日当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节日,也是瑶族文化的体现 。那么,大家对于瑶族的赶鸟节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瑶族赶鸟节的简介
瑶族赶鸟节在每年的二月初一,到了这一天,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方圆五、六是里的山寨男女青年,穿上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民族服装,扎着彩色的头帕,套着绣花的鞋袜,撑着青布洋伞 , 一伙伙、一群群,聚会在山头 。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从日出到月起 。
瑶族赶鸟节的来源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是瑶族的“赶鸟节” 。相传很久以前,瑶族山区林木茂密 , 很适宜鸟雀的繁衍生息 。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成了瑶山早玉米、早春作物的头号大敌,人们年年有种无收,只能靠野菜过活,官府的钱水粮源也枯竭了 。这一消息惊动了皇帝,皇帝颁下圣旨:谁人制住鸟害,赏岭9架,免税9年 。圣旨传谕了9山9岭99寨,山主和耕山人都想着办法 。有个叫细妹的瑶家姑娘,聪明伶俐又有一副好嗓子,她只要向着山林歌唱,鸟雀就羞得不敢开口,歌声住了 , 它们还在天空盘旋 , 追寻歌味,迷得不想飞去 。
二月初一那天 , 细妹带着平日里向她学唱歌的青年们 , 一路唱一路引着鸟儿们离开瑶山 , 鸟儿被歌声迷醉 , 一醉就是半年 , 等到醒来飞回瑶山,坡地上只剩下旱禾英、包谷秆、蕃薯藤,耕山人早已把粮食收进了寨 。这一年,9山9岭99寨没遭鸟害,都得到了好收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