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梅花《中国药典》:梅花拼音Méi Huā
英文名FLOS MUME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 。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 。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 。花萼5,灰绿色或棕红色 。花瓣5或多数,黄白色或淡粉红色 。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密被细柔毛 。体轻 。气清香,味微苦、涩 。
性味微酸、涩,平 。
归经归肝、胃、肺经 。
功能主治开郁和中,化痰,解毒 。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
用法用量3~5g 。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梅花拼音Méi Huā
英文名Flos Mume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花蕾 。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
原形态落叶乔木,小枝多绿色,枝端尖刺状,无毛,叶互生,宽卵形至卵形,长4~10cm,宽3~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色较浅,嫩时两面有毛,老时仅下面脉上有柔毛;叶柄有毛,托叶早落 。花1~2朵簇生,先叶开放,有香气,萼片5,常带紫红色,花后常不反折;花瓣5,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的重瓣;雄蕊多数,心皮1,密被短柔毛 。核果近球形,两边扁,有纵沟,直径2~3cm,熟时黄色,有短柔毛 。花期3月,果期5~6月 。
生境分部全国有栽培 。
性状花蕾尖球形,直径3~6mm,有短梗 。苞片数层,鳞片状,棕褐色;花萼灰绿色或红棕色;花瓣5或多数,黄白色或淡粉红色 。体轻 。气清香,味微苦、涩 。
化学成分含苯甲酸、苯甲醛、异丁香酚(isoeugenol)等 。
性味性平,味微酸、涩 。
功能主治开郁和中,化痰,解毒 。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
备注近成熟的果实亦入药,称:"乌梅",能敛肺生津 。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梅花拼音Méi Huā
别名白梅花、绿萼梅、绿梅花
来源药材基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绿萼梅的花蕾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meniaca mume Sieb. [Prunus mume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1月花未开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
原形态梅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m 。树皮淡灰色,小枝细长,先端刺状 。单叶互生;叶柄长1.5cm,被短柔毛;托叶早落;叶片椭圆状宽卵形,春季先叶开花,有香气,1-3朵簇生于二年生侧枝叶腋 。花梗短;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直径约1.5cm,宽倒卵形;雄蕊多数 。果实近球形,直径2-3cm,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核椭圆形,先端有小突尖,腹面和背棱上的沟槽,表面具蜂窝状孔穴 。花期春季,果期5-6月 。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多已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 。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花蕾呈类球形,直径3-6mm,有极短花梗 。苞片数层,鳞片状,长3.5mm,宽至2mm,暗棕色,有短毛 。萼片5,广卵形,直径约至4mm,灰绿色或棕色,有毛 。花瓣5或多数,阔卵圆形,长约4mm,宽约至5.5mm,黄白色 。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表面密被细柔毛 。体轻,气清香,味微苦、涩 。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淡棕色 。腺毛着生于苞片边缘,全体呈短棒状,略弯曲,长160-200μm,直径40-50μm,头部长圆形,由数十个分泌细胞组成,外围角质层明显,内含棕黄色物;柄部多细胞,排成3-4列 。非腺毛着生于萼片及苞片,无色或淡黄棕色 。单细胞非腺毛壁平直或稍弯曲,先端略呈钩状,长短不一,长34-300μm,直径8-20μm,壁厚2-5μm,有的表面可见疣点;多细胞非腺毛有2-4细胞,单列,长70-210μm,细胞间隔壁菲薄 。花粉粒大多发育不全,发育完全者近球形,直径34-46μm,有3孔沟,外壁表面隐约可见条纹状雕纹 。草酸钙簇晶较多见,直径10-34μm,呈类圆形,棱角较宽钝或不甚明显,有的呈碎块状,偶见方晶 。萼片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状增厚,表面具角质层纹,气孔类圆形,不定式,副卫细胞4-6花瓣 。萼片上表皮细胞较大,壁略增厚,念珠状增厚不明显 。花瓣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薄,波状弯曲 。花粉囊内壁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细胞界限不甚明显;表面观类圆形,有网状增厚纹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