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汉故领校②巴郡大守③樊④府君碑记①
君讳敏 。字升达⑤ 。肇祖宓戏⑥ 。遗苗后稷 。为尧种树 。舍潜从岐⑦ 。天顾⑧
亶甫⑨ 。乃萌昌发 。周室衰微 。云伯匡弼⑩ 。晋为韩魏○
11
。鲁分为杨
○
12
。充曜
○
13
封
邑 。厥土河东 。楚汉之际
○
14
。或居于楚 。或集于梁 。君赞具绪 。华南西畺
○
15
。滨
○
16
近圣禹 。饮汶茹汸
○
17
。总角好学 。治春秋严氏经
○
18
。贯疚道度
○
19
。无文不睹
○
20
。于
是国君 。备礼招请 。濯冕题刚
○
21
。杰立忠謇 。有夷史之直 。卓密之风
○
22
。乡党见
归 。察孝除郎 。永昌长史 。迁宕渠令 。布化三载 。遭离母忧 。五五断仁 。大将
军辟
○
23
。光和之末 。京师扰穰
○
24
。雄狐绥绥
○
25
。冠履同囊
○
26
。投核长驱
○
27
。毕志秘
邱
○
28
。国复重察 。辞病不就 。再奉朝娉
○
29
。十辟外台 。常为治中诸都从事 。举直
错柱
○
30
。谭思旧制
○
31
。弹饕纠贪 。务鉏民秽
○
32
。患苦政俗
○
33
。喜怒作律
○
34
。按罪杀
人 。不顾猖獗 。告子嘱孙 。凡若此者 。不入墓门 。州里佥然 。号曰吏师 。季氏
不祥 。米巫
○
35
?
○
36
虐 。续乘青羌 。奸狡并起 。陷附者众 。君执一心 。赖无污耻 。
复辟司徒 。道辞不往 。牧伯刘公 。二世钦重
○
37
。表授
○
38
巴郡 。后汉中 。秋老气身
○
39
。以助义校尉 。养疾闾里 。又行
○
40
奋义校尉 。君仕不为人 。禄不为己 。桓桓大
度 。礼蹈
○
41
萁
○
42
首 。当穷台绲
○
43
。松桥
○
44
协轨 。八十有四 。岁在汁洽
○
45
。纪验期
臻 。奄曶
○
46
臧形
○
47
。凡百咸痛 。士女涕泠
○
48
。臣子褒术
○
49
。刊石勒铭 。其辞曰:
于戏与考
○
50
。经德炳明 。劳谦损益 。眈古俭清 。立朝正色 。能无挠廎
○
51
。威
恩御下 。持满亿盈 。所历见慕 。遗歌景形
○
52
。书载俊艾
○
53
。股肱干桢 。有物有则 。411
模楷后生 。宜参鼎铉
○
54
。稽建皇灵
○
55
。出经阪险 。鬼方不庭 。戎戢节足
○
56
。轻宠
贱荣 。故敕天选 。而捐陪臣
○
57
。晏婴仰殿 。留侯距齐 。非辞福也 。乃辟祸兮
○
58
。
乱曰
○
59
:浑元垂象
○
60
。?渎
○
61
演仁
○
62
兮 。金精火佐 。实生贤兮 。岂欲救民 。
德弥大兮;遭遇阳九 。百六会兮 。当举遐年 。今遂逝兮;歍呼
○
63
哀哉
○
64
。魄神?
○
65
兮 。建安十年二月上旬造 。石工刘武良镌书 。赵明诚跋:他汉碑类多倒缺 。
而此碑独首尾完好 。
杨慎序略:“支郡列邑 。各以乘
○
66
上 。得汉太守樊敏碑于芦山 。汉孝廉柳庄
碑于黔江 。文无销讹 。刻犹古制 。东牟公喜曰:汉碑之传于今 。中原亦扫迹矣 。
乃今得兹于远邦 。不谓斯举之幸乎 。”竹锡龄曰:“樊侯之碑 。屹立于寒烟蔓草
间者 。千百余年 。不过以谓记功之具耳 。孰知屠峦之变 。县司争界不决 。李必
钦揭此碑为据 。而水东一带始为芦有 。”
注解:
①樊敏碑记:此碑为全国名牌 。由于年代久远 。虽字迹尚存 。但笔画漫天 。自宋代赵明诚以来 。历代
金石家均录有全文 。但揣测各异 。文字不一 。本书校注者以民国版《芦山县志》为依据校对 。以《芦山县
樊敏碑释文》作注解 。②领校:王象之《蜀碑记》作检校 。李调元考作领校 。③大守:《汉书·百官公卿
推荐阅读
- 请问你心中最美的花朵是长怎么样的?
- 白醋和陈醋哪个杀菌效果好
- 这个季节,蔷薇盛开。可以分享一下你拍摄的蔷薇花美图么?
- 喝醋是白醋好还是陈醋好
- 万物复苏,正是赏花时,分享一最美的花朵?
- 《木偶探海记》接下来应怎样写?
- 脸部刮痧对痘印有用吗
- 你们有好看的花,可以发上来一起欣赏一下吗?
- 想修族谱,该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