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谢邀 。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句诗 。但因为《红楼梦》中妙玉的引用而更具有名声 。在妙玉看来 。范成大的这句诗是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最好的 。并在给宝玉的颂寿信中自称为“槛外人” 。
人生一世 。莫不处于出世和入世之间 。不同的人 。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年龄 。对于何时出世、何时入世 。都有不同的选择 。国人关于出世入世最智慧的选择 。或许就是“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人生不可能一辈子都能顺风顺水 。处于积极入世的状态;也不可能一生都穷困潦倒 。处于消极出世的状态 。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说得自然不错 。与《红楼梦》中“好了歌”讲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所谓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生活最后都终将归于寂寞和虚无 。这种认知对化解人类自身的焦虑 。减少人世的靡费 。其实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告诉人生不要做无畏的抗争和奋斗 。
但人生一世 。也不可太过看透 。太过看透、太过消极 。社会就没有前进的热情和动力 。实际上 。古往今来 。能够看透人生的能有几人?即使是出家人妙玉 。都自称是槛外人了 。甚至于男女感情这件事还是没有看透:她用自己的茶杯给宝玉沏茶 。给宝玉折红梅;她给宝玉寄送庆寿函 。直接被岫烟们笑道:“她这脾气竟不能改 。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 。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 。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 。俗不俗 。女不女 。男不男”了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红楼梦》里 。妙玉很推崇这句话 。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 。自幼多病 。不得已才入了空门 。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 。带发修行 。
妙玉随师进京 。她师傅圆寂后 。恰巧大观园落成 。王夫人听说妙玉后下帖子请她到栊翠庵修行 。
妙玉自称“槛外人” 。意思是她已看透世事 。身心在槛外 。出家人不在意生死 。五蕴皆空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
人生在世 。无论过程如何 。或贫困潦倒、或富贵荣华……终逃不过一死 。
无论是死得其所还是死不瞑目 。到头来也是黄土一捧 。土馒头一个 。
《红楼梦》中甄士隐唱的【好了歌】云——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谢邀 。
这句古诗出自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家山随处可行楸 。荷锸携壶似醉刘 。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
三轮世界犹灰劫 。四大形骸强首丘 。
蝼蚁乌鸢何厚薄 。临风拊掌菊花秋 。
妙玉很推崇“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这一句 。她自己又称自己是槛内人 。想必她对这首诗很有感触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 。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 。代发修行 。
为什么出家呢?据说是自幼多病 。不得已才入了空门 。
这一句和林黛玉可以对着看 。赖头和尚当日就说黛玉 。想要她的病好 。要么出家 。要么不见外姓 。
多病的妙玉走了和黛玉截然相反的道路:出家、不回乡
不知道曹公在此是否大有深意 。
十七岁妙玉随师父进京 。但师父在京中圆寂 。又嘱咐她不可回乡 。在京中等待结果 。所以她滞留京中 。恰好大观园建成 。王夫人下帖请她住进栊翠庵 。
这种奇特的生活经历 。对妙玉有很大影响 。
妙玉本身又是极聪慧的女子 。她对这世间只怕看得很透彻 。只可惜看明白了却无法摆脱 。到底是“云空未必空”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回到诗句本身来说 。充满了万物皆空的感慨 。
千年万年 。终究不过一抔黄土 。
黛玉诗作中也有这种句子 。《葬花吟》:一抔净土掩风流 。
这个土馒头 。是每一个人永恒的归宿 。
这里面有出家人的了悟 。有王侯将相的无奈 。也有平头百姓的感怀 。
出家人已看透生死 。所以才言万物皆空 。在死亡终结一切之后 。化为黄土 。又散成灰烬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千年万年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