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和帖是两种艺术风格 。可各自独立 。相安存在;也可以互相交融 。互相渗透;可偏碑多 。也可偏帖多 。学碑好 。还是学贴好 。取决于个人的爱好 。
启功先生半生师笔不师刀 。是基于热爱帖学风格 。走的是学帖道路 。这与其儒雅风格一致 。是字如其人的印证 。
帖学自古有之 。帖学是很规范的 。存留有非常多的经典作品 。代表人物也很多 。如: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宋四家苏黄米蔡 。以及明朝的文征明、董其昌等都是杰出代表人物 。帖学风格俊秀、文雅 。书倦气十足 。实用于日常书写 。
对于现代社会 。初学书法的孩子 。建议还是应该以学帖为主 。其目的是先学习毛笔的使用 。掌握好用笔的技术 。明了结字的规律 。打好毛笔基本功 。
把毛笔字写好是我们的初衷 。待到用笔有很好的扎实功底 。年龄阅历到一定程度后 。如果对碑学感兴趣 。可以再从师学碑 。
碑学就是通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研究书写规律及艺术风格 。碑学始于宋代 。清后盛行 。出现的代表人物 。如:清代的郑燮、邓石如、阮元 。民国时期的吴昌硕等 。碑学呈现出刚健、雄厚 。金石气很足的风格 。尤其是大字作品很有气派 。震人心魄 。
言心声也 。书心画也 。至于各位书友走什么样的道路 。欣赏什么风格的书法是内心的取向 。聆听自己的心声 。走出你独特的艺术之路 。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你吧!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近代书家陆维钊说:\"碑 。可以强其骨 。帖 。可以养其气 。″
碑 。有雄强豪放的气势 。有阳刚之美 。如清代碑学大家邓石如先生 。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评:\"神品第一 。″
邓石如在书法理论上主张:\"计白当黑 。″还有:\"笔不到而意到 。″他的楷书主要取法六朝碑版 。结构茂密 。斩钉截铁 。
隶书学汉碑 。以篆入隶 。丰腴遒劲 。气势磅礴 。曹文埴书评:\"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 。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 。″下图为他书写的《作太元传》局部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帖 。有妍美之风 。有庙堂之气 。有生动气韵 。如近代帖学大家沈尹默先生 。他的书法以帖学为主 。以行书见长 。有儒雅之气 。
他学习书法从欧入手 。泛临\"二王″及多家法帖 。清雅秀美 。
学碑或学帖 。都有可取之处 。如果碑帖都结合学 。使书法作品既有\"骨″而又有\"气″ 。
冯班《钝吟书要》中说:\"作书须自家主张 。然不是不学古人 。须看真迹 。然不是不学碑刻 。″
下图为沈尹默先生行书《澹静庐诗剩》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个人浅见 。仅供参考 。不当之处 。敬请包涵 。)
其他观点:
【启功说:半生师笔不师刀,请问学书法到底是学碑好?还是学帖好?】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本人认为开始学书先学字帖 。后再学碑 。为什么呢?因为字帖清晰 。纤毫毕现 。墨的浓淡干湿枯 。一览无遗 。起笔收笔交代的明明白白 。这样我们临习会更加肖似 。更容易得法 。
如果是碑就不同了 。先是刻工雕镌一遍 。就有点走形了 。再大自然风化一遍 。斑斑驳驳 。模糊不清 。这是第二遍走形 。再出版时电脑处理一下不清的地方 。就成了第三遍走形 。你怎么去练?
若是初学者刚上手 。照着碑帖临摹 。良莠不辨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悟不出原来的笔锋 。你怎么进步?
以上所言绝不是危言耸听 。请大家看一下《灵飞经》就知道了 。刻本根墨版的相差甚远 。由此可知二者差距有多大?
所以一开始临碑有难度 。等你有一定功夫了再学刻本 。这样进步更快 。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请初学者切记在心 。绝对不会走弯路!
推荐阅读
- 快手直播人气最高有哪些主播?
- 羊肉和西瓜可以一起吃吗
- 谁知道目前王者荣耀主播粉丝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谁?
- 《天道》这部电视剧真有大家评价的这么深刻吗?
- 长期吃燕麦牛奶当早餐会胖吗
- 有穿越到古代山村好看的穿越小说吗?
- 蜂蜜柚子茶煮多久
-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现在军队穿越到古代的小说?
- 买房如果只剩顶楼和一楼你会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