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该怎样理解才对?


《三国演义》这部书为我们描写了东汉未年 。群雄争霸 。群英斗智的故事 。故事中充满权谋 。一个个人物之间 。勾心斗角 。精彩纷呈 。故有:“老不看三国 。”
之说 。作为主人公人物刘备 。更是玩弄权术高手 。
举个例子 。有个俗语叫:“刘备摔孩子 。刁买人心 。”当赵云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 。救出阿斗 。书中描写“玄德接过 。掷之地曰:`为汝之这孺子 。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上抱起阿斗 。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 。不能报也!'”
书中描写刘备手长过膝 。摔孩子就等于把轻轻地扔在地上 。根本摔不坏 。却换来赵云一世的忠心 。
再说白帝城托孤 。书中描写“先主命内待扶起孔明 。一手掩泪 。一手执其手 。曰:‘朕今死矣 。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邦定国 。终成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孔明听毕 。汗流遍体 。手足失措 。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尽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乎!'言讫 。叩头流血 。
当时 。旁边还有赵云、刘永、刘理等众官 。可见 。刘备这些话不是说给孔明一人听的 。这番话等于给孔明戴上了道德及职业操守上的双层枷锁 。变相逼着孔明当着众多大臣的面 。发誓效忠阿斗 。而这些誓言会成为孔明的紧箍咒 。来约束他 。
刘备会玩人吧!如此聪明的孔明 。也被他玩于股掌之上 。
其他观点:
据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 。先主于永安病笃 。召亮于成都 。属以后事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国 。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 。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 。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说的一段话 。主要是儿子刘禅无能 。“若嗣子可辅 。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
其他观点:
刘备夷陵大败后 。伤心过度 。重病不起 。药石罔效 。不治而亡 。在临死前 。把诸葛亮叫到床前 。做临终嘱托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国 。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 。辅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该怎样理解才对?

文章插图
后人对这句话有争议 。有人说刘备是试探诸葛亮 。其实账外早安排有刀斧手 。一旦诸葛亮有僭越之心 。哪怕有一点点那个意思 。诸葛亮的小命也就没了 。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该怎样理解才对?

文章插图
这样理解也不是不对 。因为没有哪个帝王愿意把江山拱手让人的 。刘备也不例外 。何况刘禅那是才十七岁 。又很平庸 。刘备不放心把诸葛亮留下来 。恐刘禅无法驾驭他 。终成祸害 。所以才加以试探 。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该怎样理解才对?

文章插图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该怎样理解才对?】我却以为刘备是真心的 。因为夷陵之败 。刘备把蜀之家底都败光了 。也正是从夷陵兵败开始 。益州反叛四起 。刚安定的民心又重起波澜 。蜀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都想取而代之 。在这种情景下 。没有诸葛亮 。刘禅是搞不定的 。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该怎样理解才对?

文章插图
刘备是何等睿智之人 。与其蜀被别人取而代之 。还不如给诸葛亮 。更何况以刘备对诸葛亮的了解 。他是绝然不会背叛自己 。更不会取而代之 。这点自信刘备还是有的 。结果诸葛没有让他失望 。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 。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那句话,该怎样理解才对?

文章插图
刘备在用人方面绝对是三国时期第一的高手 。无人望其项背 。可惜天命不归蜀 。如之奈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