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有代表性的十首词应该是什么?请深度分析一下?( 三 )


辛弃疾最有代表性的十首词应该是什么?请深度分析一下?

文章插图
第七首是《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这首词是抒发贤者受妒、报国无门、无处排遣愁情的代表作 。大有屈原香草美人式的凄美 。而且 。此词以柔婉为主 。细细品味下却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外柔内热 。是这首词的特点 。而辛弃疾这样的作品 。亦不在少数 。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
词人上片以惜春起笔 。写暮春时的愁绪和凄美 。风雨吹落花 。天涯苦芳草 。只有画檐上的蜘蛛 。殷勤地结着蛛网 。惹来无尽的飞絮 。一如词人的愁绪 。下片以司马相如、赵飞燕等人的典故 。抒发“蛾眉曾有人妒”的愁情 。批判了那些谄媚的宵小之辈 。最终在“斜阳烟柳”的愁情中结束全词 。
辛弃疾最有代表性的十首词应该是什么?请深度分析一下?

文章插图
第八首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这首词是单纯抒情的小词代表作 。辛弃疾这首词 。毫无不避讳地说愁言愁 。整篇就是以愁为主线 。写从“不识愁”到“识尽愁”的转变 。精巧无比 。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年少的时候 。词人体会不到愁的真谛 。所以总是学古人一样登高言愁 。等到词人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之后 。所有的愁都感受过了 。现在想要说却说不出来了 。然而 。却又能平静地感叹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写出了大部分人的感受 。年轻的时候 。总是把愁挂在嘴边 。但真经历了大起大落 。就会发现 。愁到深处 。语言无法去表达 。反而变得平静安稳 。不再硬说自己愁苦了 。这颇具哲理意味的小词 。越是年纪大了 。读起来越有味道 。
辛弃疾最有代表性的十首词应该是什么?请深度分析一下?

文章插图
第九首是《祝英台近·晚春》 。
这首词 。是辛弃疾婉约词中的典型代表 。一般都认为辛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 。很多名篇也的确都是雄浑豪迈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辛弃疾不能写婉约作品 。“其秾纤绵密者 。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也就说辛弃疾写起婉约词来 。不输晏几道、秦观等人 。
宝钗分 。桃叶渡 。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 。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 。都无人管 。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 。试把花卜归期 。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 。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 。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
辛弃疾的这首词 。抒发了闺中少妇惜春怀人的缠绵悱恻之情 。全词读来清丽柔雅 。妩媚风流 。正如沈谦《填词杂说》中所评价的:“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 。至‘宝钗分 。桃叶渡’一曲 。昵狎温柔 。魂销意尽 。才人伎俩 。真不可测” 。这话 。其实就说明了辛弃疾词风的多样 。而且怎么写都能写出好词 。这无疑是辛弃疾艺术功力的体现 。
辛弃疾最有代表性的十首词应该是什么?请深度分析一下?

文章插图
第十首是《西江月·遣兴》 。
这首词 。算是辛弃疾谐趣词的代表 。也是辛弃疾对词境和题材开拓的代表 。本来 。词只是宴会上用来演唱的曲目 。多写温柔旖旎的艳情 。至北宋初年 。在柳永、苏轼等人的开拓下 。有了全新的发展 。到了辛弃疾 。又一次阔大了词境 。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著全无是处 。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
这首词 。犹如一个电影镜头一般 。写一个醉汉 。喝多了 。在松树边醉倒了 。醉意朦胧中他还以为是松树要来扶他 。所以便推了松树一把 。让“他”一边去!当真是醉态可掬 。这完全就是醉汉的行径 。辛弃疾将其写入词中 。生动有趣 。令人莞尔 。辛弃疾是个有趣的人 。他从很多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去写词 。有笑看儿童偷枣的 。有戒酒的 。甚至还有骂儿子的 。真正的嬉笑怒骂 。皆可入词 。
以上十首作品 。几乎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 。让人读完就想背下来 。同时 。这些词也都是辛弃疾六百余首词中很有代表性的 。传唱度也很高 。我力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风格 。各举了一首典型的作品 。但难免挂一漏万 。因为辛弃疾的好词 。实在太多了 。即便是同一主题下 。往往有数首佳作 。篇幅限制 。只能抛砖引玉 。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清平乐·村居》、《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等等 。都是非常优秀的词作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阅读 。

推荐阅读